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天氣一變,身體就像氣象台一樣,開始這裡痠、那裡痛,渾身不對勁?
其實我對這種「變天痠痛」的症狀沒什麼感覺,畢竟我還年輕嘛,不太會因為天氣變化而關節卡卡、全身痠痛 (堅持不認老 😅 )。所以,當我看到這次「變天到處痛,卡緊做芳療」的中醫芳療講座主題時,說實話,好奇心只有 30 分。
不過呢,業務生涯 20 餘年了,常常接觸到許多客戶大哥大姐。他們最常抱怨的就是這類問題:「哎呀,我這老骨頭,天氣一變就痠痛!」於是我想:「嗯,去吸收點新知,回來跟他們分享,也是功德一件嘛!再說是中醫芳療講座欸,會談到我愛的精油。」就這樣,帶著「為民服務」「以客為尊」的使命感,我進到了陳怡如醫師的講座。
這是一場完全超乎預期的講座!(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好奇心只是會殺死一隻貓,但對人來說是多元的體驗 😂)
變天為什麼好痠痛?中西醫告訴你!
本來以為,講座會聚焦在「變天」這件事上,但陳院長太有心了!她從根本講起,把中西醫對痠痛的觀點都剖析得清清楚楚。
中醫怎麼說?
陳院長用很生活化的方式解釋,為什麼變天身體會痠痛。原來,這跟中醫常說的「風寒濕邪」脫不了關係。
- 濕主重濁:
想像一下下雨天濕氣很重,衣服晾不乾,身體也會有種沉重、黏膩感,這就是濕氣在作祟!它會讓你的關節、肌肉感覺重重的,動起來也卡卡的。
- 寒主收引:
每當天氣一冷,你是不是會不自覺縮起來?寒氣就是這樣,它會讓我們的血管、肌肉收縮,就像橡皮筋遇到低溫會變硬、失去彈性一樣,這時就容易僵硬痠痛。
- 風邪游走不定:
最有趣的莫過於「風」,風的特性就是飄忽不定,所以如果你的痠痛會「跑來跑去」,今天痠肩膀、明天痛腰椎,那可能就是「風邪」在搗蛋了!
聽完這些,我真心覺得:「原來中醫的智慧這麼生活化,難怪老祖宗常常提醒我們要『避風寒濕』!」
西醫呢,他們怎麼說?
怡如院長提到,西方醫學研究發現,氣壓變化會影響我們關節內的壓力,進而導致關節液、軟組織的變化,讓神經更容易受到刺激,引發疼痛。
不管中醫還是西醫,都印証了天氣和痠痛的關係,既然身體會痠會痛,那麼要怎麼「卡緊做芳療」呢?
「痠痛精油武器」大公開!告別卡卡,就靠它們!
整場講座最讓我興致高昂,也最實用的,就是陳院長介紹的「精油武器」——痠痛七寶。喔,對了,這場講座不只講「變天痠痛」,陳院長把現代人常見的「文明病」也納入考量,像是我們這些整天盯著電腦、滑鼠不離手的,什麼電腦肩、腕隧道症候群…等,都示範了如何檢測自己的痠痛程度,超級貼心!
講座不只是純理論的分享,還有讓學員們親身體驗「痠痛七寶」!當整間教室充滿了各式精油的香氛,午后倦意都瞬間消退,精神為之一振。
特別有意思的是,我身後有幾位第一次體驗精油的長輩,他們一開始還半信半疑,但當精油抹在身上、那股溫暖或清涼的感受蔓延開來時,他們原本安靜聽課的神情瞬間被嘰嘰喳喳的討論聲取代,我還聽到有人跟主持人詢問生薑精油一瓶多少錢。
果然,有些好產品,真的不用多說,讓產品本身來說話,效果就是最好的證明。
來,接下來就讓我來一一介紹這七支痠痛精油,這可是有講究的順序喔!陳院長特別強調,七支精油是按照中醫「先洩後補」的原則來搭配的,這樣效果才能發揮到最好:

一、茶樹 – 性味:涼
茶樹是這組「精油七寶」打頭陣的前鋒。陳院長特別提到,茶樹精油「涼」的特性,能夠幫助我們打開毛細孔,先把身體裡堆積的寒濕「洩」出去。就像要把屋子打掃乾淨,總要先開窗通風、把髒污清出去,才能開始補上好的能量。茶樹就是這個「先驅」,它能幫助我們清熱解毒、緩解發炎,讓身體為後續的調理做好準備。
額外補充的是,多特瑞的茶樹精油產自肯亞,那裡與盛產茶樹精油的澳洲氣候相似。因為幫多特瑞種植茶樹,大幅改善了當地農民的生活。
二、芳香調理複方精油 – 性味:平
第二支是「芳香調理複方」。這支複方精油扮演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它的性味「平」,代表溫和而平衡。這瓶複方精油由羅勒、葡萄柚、絲柏、馬鬱蘭、薄荷、薰衣草等精油調配而成。 其中薄荷、葡萄柚、馬鬱蘭、絲柏有祛溼作用;馬鬱蘭及羅勒則可以活血化瘀;薰衣草及馬鬱蘭可以安神。
這些精油能互相協同作用,幫助放鬆肌肉、舒緩緊張,同時促進循環。我覺得它就像一個貼心的按摩師,幫你把剛打開的通道,輕柔地疏通,讓身體逐漸進入更舒服的狀態。
三、生薑油 – 性味:溫
提到生薑,大家第一想到的是不是驅寒暖身?沒錯!中醫裡生薑的「溫」對應濕寒,對那些因為受寒、濕氣重而引發的痠痛特別有效。我自己也常用生薑精油來暖宮、暖胃,特別是生理期期間,一杯熱水加上一匙黑糖與一滴生薑油,肚子整個都暖了起來。
生薑的組成成分有 90% 為倍半萜烯類,作用於消化系統及神經系統具有很好的抗 發炎及鎮靜止痛作用。它溫暖的特性能提升血液循環、排除寒氣、化濕氣、消水腫、舒緩風濕性關節炎、肌肉痠痛、四肢冰冷及凍瘡…等。當我們因關節受寒,而感受到那種深層的痠痛來襲時,抹上生薑油,感覺就像把一股暖流帶到身體裡,讓冰冷的肌肉慢慢舒展開來,非常舒服!
四、冬青 – 性味:寒
冬青的性味是「寒」性,應用在肌肉骨骼系統時,就像「天然的冰敷袋」,對於急性發炎、扭傷,或是運動後的熱痛特別有效。它能快速帶來清涼感,我覺得就像是貼上清涼的撒隆巴斯,但不會有貼布的不適感,而且香氣也天然很多。
冬青的組成成分有 90% 為水楊酸甲酯,作用於肌肉系統及骨骼系統具有很好的抗發炎及鎮靜止痛作用,類似可體松 ( cortisone ),可緩解發炎現象 (紅腫熱痛),有效消炎鎮痛。
五、檸檬草 – 性味:平
如果你跟我一樣,常常因為久坐、姿勢不良,或是運動後覺得筋骨特別「緊」、卡卡的不舒服,那檸檬草絕對是你的好幫手!陳院長說它主要針對筋膜和韌帶。我用起來的感覺就是它能讓緊繃的肌肉有種舒展開來的感覺,特別適合那些覺得身體被「捆綁」住的朋友。
檸檬草的組成成分有 80% 為單萜醛類,有「平⺠乳香」之稱,作用於免疫系統、及肌肉骨骼系統,可以補氣、行氣、通經絡,緩解慢性疲勞、減輕肌肉疼痛、乳酸堆積、肌肉抽筋、肌腱炎、修復韌帶、靜脈曲張…等。
六、乳香 – 性味:平
被譽為「精油之王」的乳香,它的消炎止痛和修復能力真的沒話說。除了身體上的應用,乳香的香氣對我這個靈數天使 (我自己給自己的封號😂) 來說,也是冥想和安定心神的好夥伴。當心靈平靜了,身體的緊繃感也會跟著釋放,痠痛自然也能得到緩解。
乳香以單萜烯為主,亦含倍半萜烯、酯類,效果多,能促進循環、緩止痛感、舒緩 頭疼、讓皮膚更健康及激勵免疫力。不知道要用哪支油的時候,選它就對了!
七、薄荷 – 性味:涼
痠痛精油七寶中的壓軸,是我最愛的薄荷精油,包包裡永遠都有它的位置,它的清涼感簡直是我的隨身提神醒腦小物,對於頭痛的舒緩效果比普拿疼還給力!陳院長解釋它能「疏散風熱、疏肝解鬱」,辛涼的特性可以用於感冒中暑、頭痛、肌肉痠痛。它那瞬間的清涼感,就像把體內的熱氣散出去,頭痛、胃脹氣,甚至肌肉緊繃,擦了都很有感。每次用完都覺得神清氣爽,工作效率都變好了呢!
這七支精油,除了適合搭配基底油直接塗抹在痠痛的部位,給予局部加強的照護,也可以透過擴香讓香氣瀰漫空間,達到整體放鬆、調節情緒的效果。
講座心得
透過這次講座,我深深感受到身心靈的平衡對健康的影響。當我們身體卡卡、不舒服時,不只影響活動力,連心情也會大受影響,甚至工作效率都跟著下降。精油就是一個很好的自我照顧工具,它不僅能緩解身體的不適,天然的香氣也能療癒心靈,幫助我們放鬆情緒。
總之,這是一場讓我收穫滿滿的講座,不只學到了透過中醫和精油的角度來看待痠痛,更讓我體會到產品本身的魅力。如果你也常常被痠痛困擾,不妨給這些「精油武器」一次機會吧!
但也要提醒大家,如果痠痛持續不退或有疑慮,還是要尋求專業醫師的建議喔!
👀 延伸閱讀
精油為健康自主的管理方式之一,其用途在於幫助身體的自然防禦及內部平衡,不等同於治療。本文分享內容不等於醫師診斷、治療,也無法防止任何疾病,也不能取代正規醫療協助。
📮 訂閱電子報
每月二封,聊聊生活、靈數、精油,以及我看的書。
按下「我要訂閱」,開始收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