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改變5%,生活就有全新的可能》藉由外化的聲音,啟動向上螺旋的循環,進而發現自我的存在

by 夏夏
已發表: 最後更新時間

只要改變5%,生活就有全新的可能》作者李松蔚資深心理學家是北京大學心理學系臨床心理學方向博士,並在清華大學學生心理發展指導中心任教,目前是家庭和青少年心理專職諮商師。

因為作者的背景,出版社很用心的在編輯時特別請台灣的張榮斌臨床心理師參與審定,如此更能增加台灣讀者對這本書的信賴感。

《只要改變5%,生活就有全新的可能》
作者 | 李松蔚
出版 | 幸福文化

關於發現自我的問題

在面對關於自我的問題時,我們常陷入無止境的旋渦裡,就像書裡提到的個案,明明知道自己該做些什麼事,也意識到自己正在拖延,但卻還是放任自己什麼都不做。

我想起三月初與「靈魂自修室」玩牌卡的經驗, Zoe 說,她準備的 oh cards 牌卡是屬於發掘潛意識的牌卡,不是占卜用的,不適合問「最近會不會加薪?」之類的占卜問題。

我的提問是:

這陣子的我開始跟不上日更寫文的節奏。 明明有靈感想法、不缺寫作主題,也能安排出寫作的時間,但我就是常坐在客廳沙發上,不願走進書房、打開電腦進行寫作。我很想坐在桌前打字寫作,無心追劇或放空,但 ~ 就是沒有任何的行動。
 
坐在沙發上的我常望向書房方向,問我自己:「妳為什麼不起身進書房?」
 
這聽來很像無病呻吟,啊 ~ 不就是站起來走進去就好了嗎?但,我就是會找很多理由藉口塘塞自己,比如:「現在進去寫不到一小時就要忙 XXXX 事,時間不太夠…」或「腦子有點混沌,等我腦子清醒些再說…」。 總之,我就是在搞砸自己的進程。
 
我總反覆著這樣矛盾的思緒,一日又一日。我知道一定是有哪個環節出問題了,只是還沒找到問題點,又或者 ~ 是我還不願正視它。

類似的情況像是:明知要少吃多動,卻還是一直吃不想動,或者考試迫在眉睫,卻開始進行大掃除…,這些都是遺失自我的狀態。

那麼,可以怎麼做呢?

向上螺旋的循環

作者李松蔚說:「 很多人都喜歡用「思考」去尋找答案,認為這樣做更安全、無傷害,並且顯得更深刻和觸及靈魂。然而,實際做點什麼更為管用,行動會直接帶來新的經驗。」

每個人都心知肚明自己需要改變,但要採取行動實在頗有難度,並不真的單純是因為「懶」。人類的神經系統偏好是這樣的:我們會把那些熟悉的刺激看成安全的,哪怕那些行為實際上是在傷害自己,卻一遍遍甘之如飴,而新的經驗無論好壞,都讓人如臨大敵。許多被舊有習慣困擾的人,反而更排斥新的嘗試,因為新的嘗試意味著更多不確定和風險。

但是 關於「自我」的問題,光是思考是無法想明白的,關鍵辦法在於行動。積極的行動,會開啟一條「行動提升人的狀態,狀態變好又帶來更多積極行動」的「向上螺旋」正回饋循環。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靠思考的方式解決問題,結果越想心情越難受。這時候需要的是少想多做,只要開始行重,就能啟動「向上螺旋」的循環。

難就難在啟動,所以第一步行動要很簡單,只要跟自己說:無論如何先做一點對自己有用的事——哪怕是看起來沒有意義的小事。

第一步可以怎麼做,書裡提供了一些方法,像是:外化的聲音、單雙日作業及黑色想像…等。

外化的聲音

人在糾結的時候,腦子裡總是自我否定,想法也隨時在變:想做的事,到後來又覺得做不到;想放棄又不甘心,怎樣都不滿意。

有一個有效的應對辦法,就是把所有的念頭「拿出來」, 變成兩個或多個角色的對話。看是要寫下來或演出來都可以。讓旁觀者的角色跟自我進行對話,角色要跟自我不同立場,建立外化的聲音,讓不同立場的觀點浮現,在這樣的對話裡,很多的困惑慢慢的就撥雲見日。

在旁觀者與自我的對話裡,也許會發現自己想要成為的那個自己,並不是真的自我。以我的例子來說,日更寫作其實是網路大神們對自媒體創作者給出的建議,他們羅列了許多日更寫作的好處,強烈的建議要將日更視為基本功。

在我的外化聲音裡,旁觀者就跟我說:「瓦基的閱讀前哨站哪有日更,人家是週更,不也是經營的嚇嚇叫…」我突然醒悟:對啊,為什麼要拘泥在日更上呢?

在外化聲音裡,我也才明白為什麼明明不缺靈感卻不寫作,因為寫作成了例行公事,它不再是我表達想法的管道、不再讓我覺得快樂的事,更有可能的是怕努力堅持在日更路上的我,最後看不到什麼像樣的成績。

黑色想像

關於我最後害怕沒有成績一事,書裡給了黑色想像的建議,就是把不確定的恐懼明確化,簡單來說就是做最壞的打算。

外化旁觀者的聲音問我:「持續日更若沒有成績會怎樣?」仔細想想,好像也沒怎樣,只是信心會被打擊,重點是一路走來的我並不覺得自己是多有自信的人,不也是這樣走過來了嗎?

這些思緒都在外化的聲音中,被旁觀者與自我這二個不同立場的對話中,逐漸釐清了思緒,最後幫助我找回了閱讀與寫作的熱情。

觀點與想法

在人生旅途中,很多事是因為我們沒認清真正的自我,不願承認真實自我的樣貌。比如:看到別人比我優秀,我心生妒意,這樣的情緒會讓自己的心情難受。

然而,讓人難受的不見得是妒意,而是「不該有妒意」的自我評論,明明就是嫉妒,卻又自我矛盾的對自己說嫉妒是不對的,在這樣的情緒下,人生又如何不失焦呢?

關於自我,最基本的一項定理就是: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每個人都不一樣。適用於別人的,未必適用於我們,只有接受這一點,我們才會願意花心思去了解自己、愛自己。

這本書收錄的 44 個個案裡,每個個案或許都有一些我們的影子在裡頭穿梭著,比如個案提到自己的母親有極強的控制欲,在我們的人生裡,有極強控制欲的人可能換成父親、另一半、朋友或是公婆叔嫂…等。

我在書裡看著別人的煩惱與作者的回覆,感覺也像是自己的煩惱被一一解決一般。不過!只是看書的話,那個煩惱被解決只是抽象虛幻的假象罷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行動,不用多,就維持本來的生活樣貌,只是加進觀察就好,這個觀察其實就已經是一種行動了。

在速成的世代裡,我們不知不覺被餵養成要快快快,減肥要一個月能瘦個三、五公斤,30 歲以前就要存好人生的第一桶金…,這些速成的觀念讓我們在克服讓自己不愉悅的慣性時,也自欺欺人的奢望著要能立即見效,以致於無法有明顯成效的做法會被忽略擱置。「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究竟有沒有效就從 5% 的改變開始做起吧!

  • 更多幸福文化書籍心得 ➡️ 請點我

訂閱電子報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填寫以下表格訂閱闆娘電子報,我將不定時與你分享生活中的觀察與閱讀追劇時的體悟,這是專屬電子報訂閱者們的內容(發信頻率一週至多一篇)。偶爾會提供熱門文章連結,方便你可以在零碎時間裡,更快找到文章傳送門。

註:歡迎追蹤 FB 及 IG 接收最新動態,我也會在 Threads 上分享閱讀摘要。

* indicates required
填寫你的電子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