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有主動積極習慣的人更傾向追求快樂而非逃避痛苦

by 夏夏
已發表: 最後更新時間

《活出你的原廠設定》這本書開章提到:當個我見猶憐的「受害者」超輕鬆的!把一切交給「肇事者」,不需要負責,不需要反思。

那也代表我們把自己的「人生遙控器」拱手讓給「他」或「它」,無意識地被自己遇見的「人」、「事」、「物」、「境」來操控著我們的喜怒哀樂。

《活出你的原廠設定》是本探討正視內在渴望的心理學書籍,也點出了某種人格特質的重要性,而這項人格特質正是史蒂芬·柯維在《與成功有約》書裡提到的第一個習慣:主動積極。

主動積極指的是,面對收到任何訊息或資訊時,你可以選擇如何反應。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決定過自己的生活,而不是在任何外在情境下盲目地自動做出反應。 

《與成功有約》

主動積極習慣之於教育

美劇【謀殺入門課】第一集最吸引我的,是教授與學生們互動的情形。當教授提了個問題,學生們總踴躍舉手發言,甚至不等教授點他就主動回答。對比我們身處的課堂環境,學生覺得老師不要提問最好,也避免與老師的眼神交會。

大一的日文課,在學完五十音進入第一課初次見面的自我介紹時,老師詢問有沒有人要上台演練,我雖非胸有成竹、沒有主動爭取上台機會,但並沒有迴避老師的眼神,當老師的眼神與我對上的瞬間,老師便請我上台演練,因此知道如何用日文自稱自己的名字,而這段短短的初次見面自我介紹詞,至今仍清楚的烙印在腦海裡,未曾忘卻。

不求多做對,但求少犯錯

為什麼我們的學校教育不能像國外課堂那樣,出現學生們主動爭取發言機會的情景?深入推敲之後發現,是華人避免犯錯、害怕犯錯的思維禁錮了我們。

在童言童語時期,做對說對有誇獎讚美,天馬行空的表述會被指正導回「正軌」,年齡稍大點,避免犯錯的情形更為嚴重,除了自己害怕犯錯之外,周遭的人不允許你犯錯也是關鍵推手,於是有了「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都不會錯」的論點。

問題是,在人生前進的路上,我們需要的是更多的「做對」,就像愛迪生尋找最適合的燈絲,沒有他最後的「做對」就沒有燈泡的發明,而做對的前提是積累了多次的做錯,

我沒有失敗,只不過是發現了一萬種不可行的方式。
I have not failed. I’ve just found 10,000 ways that won’t work.

– 湯瑪士·艾凡·愛迪生 Thomas Alva Edison –

主動積極習慣之於動機

在目標設定與執行過程中,多數人的動機源自於逃避痛苦,於是有諸如拖延的現象發生,總要到最後截止期限前才能完成或執行該做的事。相反的,主動積極的人在目標設定與執行上的動機來自於追求快樂。

麥克·喬登為了他的球技而專注於練球上,他不在意有多少球沒有投進籃框,而是焦點於能投進多少球、如何讓球技更精進,練球源自於他想要更好,而非避免自己淪於板凳球員,這二種心態的的趨動展現都是練球的狀態,但背後的心理素質卻非如此。

想知道自己有沒有主動積極的特質,可以從做事的動機來推論,你是追求快樂動機派?還是逃避痛苦動機派呢?

主動積極習慣之於人生掌控權

電影《穿著Prada的惡魔》女主角小安在面對職場與私人生活的衝突時,總是以「我沒辦法…」來回應,表象看起來她的確是沒有辦法,因為她有個工作狂女魔頭。然而當「沒辦法」的念頭深植己心時,也代表著自己將人生掌控權交給了其他的人事物,更失去了轉寰的思考力。

人一天只有 24 小時,當下選擇了工作為主,自然會影響到生活領域。主動積極的人會知道一切都是他的選擇,於是便也能思考在生活領域能如何改善或盡量兼顧。

我想起朋友涵涵,她就是很常把「沒辦法」掛在嘴上的人,很多她想做的事沒辦法執行,因為某某某如何如何,讓她只能被動的配合他人。關鍵問題是:她為什麼要允許自己被他人或他事來阻止她做想做的事呢?

結語

主動積極習慣還有個很棒的副作用,便是治癒冒牌者症候群的毛病。當你明白試錯是為了累積更多的正確,便不會害怕自己會做不好,或者被人看穿手腳,你可以更坦蕩地做自己。

同時間,也能克服完美主義帶來的罣礙,因為可以接受錯誤的發生,也會思考當錯誤發生時要如何應對,就像國外課堂上的莘莘學子,即便自己對於答案沒有把握,他也要爭取回答的機會,一來可以讓教授對他有印象,二來可以更刺激自己在課堂上的投入與思考。

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追求快樂的行事動機便是如此,讓自己盡可能去投入,至於結果則隨緣看待。你是追求快樂的人?還是逃避痛苦的人?無論何者,都是背後的動機,若想讓自己可以更茁越,就讓自己更成為更勇於追求快樂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