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敏感是種天賦》你必須懂得肯定自己的獨特

by 夏夏
已發表: 最後更新時間

你常覺得「都是自己不好」嗎?或是容易感動、害怕衝突或尷尬、總被人家說「想太多」,你有可能就是高敏感族群的一員。想知道自己是不是屬於高敏感族群的一員嗎?那就先來個測量吧!

在寫這篇閱讀筆記文時,我又做了次測量,HSP(高敏感指數)是87分。

會注意到這本書,源自於總被人說:「妳想太多了…」「妳是不是有點神經質?」「幹嘛都不說話?」甚至被人形容我是不合群的高傲之人。

有趣的是,通常這樣評價我的人,對方總是精神飽滿、活力充沛的,相較於他們對於活動的邀約豪爽允諾,我的再三思量總讓對方不自覺的翻白眼 ????

高敏感是什麼

書裡開章明義說,「高敏感」不是一種病,它只是人格特質裡的其中一項,就像人分男性/女性(現在還有其他的性別,而其他性別也不是病)。

在這裡要強調的是,不是害怕衝突、小心翼翼的人都是高敏感族群;也不是脾氣火爆、有話直說的人就不屬高敏感族群,先做過前述連結的基本測量,才能綜觀性的了解自己是不是屬於高敏感族群。

70% 的高敏感族群是內向型,有 30% 比例是外向型,他們有深層的內在世界,也兼具社交性及外交性。

外向型的高敏感族群多數來自大家庭,從小就生活在群體中,對於社交活動較為自在;另外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來自於社會的壓力,像我從事業務工作,一定得要面對人,在業務工作的磨練中自然會衍生出應對模式。

另外,高敏感族群中也喜歡探險、具有冒險精神的人,這類人就是尋求刺激型的高敏感族群,他們無法安於處於一成不變的狀態,喜歡追求美好的新奇體驗。

無論是內向型、外向型、尋求刺激型,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不會有哪個類型是跟自己百分之百吻合,硬是要選擇出自己是符合哪一種高敏感類型,反而容易把自己束縛於該類型。

舉例來說,我覺得自己是內向型的,但我並不將自己鎖定為不適宜社交的人,透過環境、工作各種因素的催化下,我也能是個外向的社交人,但還是會容易覺得累啦,就像參加讀書會,在讀書會中可以怡然自得的大方發言,看起來是外向型人格特質;而一旦結束讀書會,我只想回到只有自己的時空中放空休息。

人們很容易把自己置入某個特定類型,掙脫類型的束縛,才有機會成長。

現代社會大多認定活潑外向、積極進取的人,認為這類人格特質的人心智較健全,在職場上較有價值與優勢,作者指出這樣的思維也深植在心理學層面。然而,每個人的人格特質都有其優勢,不可同言而喻,以高敏感族群來說,對事物都細膩且深入的思考能力,就是一項優勢。

透過這本書,你我可以更了解高敏感族群的特質與能力。

大部份的高敏感族群自新生兒時期起,對味道就有強烈的反應。

有個實驗測試讓嬰幼兒用吸管喝水,過程中突然改變飲水中的甜度,大部份的嬰幼兒仍繼續喝水,有些嬰幼兒則因飲水甜度的改變而表現出激烈的反應,而這些出現激烈反應的嬰幼兒在二年後比其大多數嬰幼兒的個性更顯害羞拘謹,可見高敏感是與生俱來的特質。

敏感度究竟會成為一個人的弱點或是優點,環境與教養方式是重點,在適當的情況下,敏感度是可以轉化為優點的。

高敏感族群的特點與能力

那麼高敏感族群有哪些特質/優點/能力呢?以下是作者列舉出來高敏感族群的七種能力:

一、可同時吸收多項資訊

高敏感族群是具有神經纖細敏感的特性,可以觀察出事物細微的重點,並把接收的資訊傳達到大腦,所以可以同時吸收多項資訊,但也因為大腦轉速過快,腦中的記憶比一般人更快滿載,更容易出現負荷過量的情形。

以追劇來說,對多數人而言追劇就是不用腦的休閒放鬆,而我在追劇時腦袋裡依舊快轉著,會將劇情裡的人事物連結到現實生活的人事物,或者跟其他影劇類似的情節相連結。因為連追劇腦袋都呈現高度運轉,此時旁人與我對話,我便無法反應過來。

又或者在辦公室裡闆娘在處理著簡易的文書工作,雖非故意要注意周遭同事的對話,但我總能一邊處理著文書工作,一邊「竊聽」其他同事的對話。咦~難不成就這就是所謂的隔牆有耳?? (笑)

因為大腦高速運轉且同時吸收多項資訊,身心容易感到疲累。同樣是開會,大多數人開完會可以繼續接下來的行程,高敏感族群則需要一段放空的時間,打糖果就是我的放空方式。

面對同一件事,高敏感族群體會到的幸福也比一般人更多。

二、能辨識聲音或氣味的細微差別

朋友到家裡吃飯,飯後他悠哉的靠躺在沙發上準備滑手機。
 
我說:不要滑手機了,趕快穿外套,要逃命了。
朋友一臉疑惑的看著我,我繼續說:火災警鈴響了,要逃命啊!

 
此時朋友還一愣一愣的:警鈴???哪裡???什麼警鈴???
我睨視他:外面呀,火災警報器響了,你沒聽見嗎?????
朋友拿起電視遙控器調低音量後靜默二秒:怎麼那麼小聲…

 
這段情節是寫這篇文章時才發生不久的真實對話。
???? 題外話:冷颼颼寒流夜還得帶著二個貓女兒逃生,也真夠刺激的了…????

高敏感族群的五官特別敏銳,容易注意到不同的聲響或氣味,以及身旁的人事物。前段提到的辦公過程聽到其他同事的對話(可以同時聽見不同群組同事的對話內容),也是對聲音反應敏感的現象。

話說逃生故事,當我將貓女兒請進外出籠,打開大門了解狀況時,警鈴聲停了。我走到電梯旁的逃生梯口,隱約嗅到煙味(是燒煙的煙味,不是香菸煙味…這段很細節的說明,也是高敏感族群的特質之一 XD)。聽見對邊的鄰居說:「沒事了,火已經撲滅了。」而我那朋友呢?他啥味也沒聞到 XD

三、能緩慢、深入且多元地思考

高敏感族群在看待事情,可以針對不同的角度說出觀點與想法,也因此容易自我矛盾。學生時期時我就發現,在辯論時,無論我被派隊在正方或是反方,總能提出有力的陳述與見解(青春期最常出現的題目就是:愛情與麵包哪個重要?)

因為可以多元化的思考,只要有沈靜的時間,就可以易地而處地站在對方的角度探討事情。

曾經我對於相當強勢的主管感到頗有壓迫感而刻意與他保持距離,甚至會埋怨他的不通情理,但後來試著就他的成長環境、學習經驗去了解他,就明白了他的強勢正是為掩飾他的不安全感,故而不再疏遠他,而可以包容他專制權威的管理方式。

高敏感族群比一般人需要更多的思考時間。

四,行事謹慎,危機處理能力強

人在面區新的狀況時通常會採取二種行為模式。一種是正面迎擊、勇敢對抗,嘗試在錯誤間來回摸索。另一種則是採取行動前先仔細觀察,深思熟慮後才出手。二種行為模式在不同狀況下有各自的優點。

高敏感族群習慣先觀察再行動,並預想所有可能發生的狀況,減少意外與失敗。因為深思熟慮,容易處於不安的情緒裡。

在我辦活動的經驗裡,在活動策劃時就會設想當天可能發生的狀況,同時想好回應策略,比如:雨天備案、主持人後補人選…,而這些思考策劃則提升了闆娘在面對突發狀況時的危機處理能力。

五、具有高度的同理心,很替人著想

高敏感族群很細膩,可以敏銳地覺察他人情緒,並能展開高度的同理心,可是也因此容易受他人情緒影響。在氛圍差的環境下,容易倍感壓力。

剛進大學時,同寢室友間彼此不認識,當時同寢室室友正好與其他寢室的人是舊識,他們很自然就聚攏在一起。我屬於慢熟型,也不介意只有自己一個人,常常獨來獨往著。

有一晚,一位室友早早就回房、表情落寞,也不跟人打招呼的就默默上床歇息,我覺得她有些不對勁,但也不好多問,拿出袋子裡的巧克力,夾上一張紙條放在她的書桌上:「早安,甜蜜的巧克力伴妳開始美好的一天。」自此,那室友與我成了閏蜜。

六、誠實,有責任感

作者提到高敏感族群的這項能力,我沒什麼共鳴感,身邊很多遲鈍粗神經的人都是誠實有責任感的,反倒覺得一些高敏感族群的同事或友人,責任感有待加強。

因為高敏感族群就感受到氛圍不對、有壓力時、通常會選擇逃避,這會連帶著影響手上正在運作的事物、甚至草草帶過,只想快點結束當下事件,責任感與效率因此打折;反而是大咧咧粗神經的人,會一股傻勁地把事情做完。

高敏感族群必須學會課題分離,不把別人的問題當成自己的責任。

七、想像力豐富、擁有豐富的精神生活

書裡提到高敏感族群感受到的幸福比一般人更大,這點我很有共鳴。

一次跟姐妹深夜通話聊天,提到她的感情生活,聊及她對目前男友不滿意的地方。我說:
「我曾跟老B(當時男友)提及,他對我而言只剩送晚餐的功能,老B對我說:『我對誰都沒有送過晚餐,都是她們在張羅晚餐』我便能沈浸在甜甜的幸福裡…」

除了對幸福感的感受比一般人大之外,高敏感族群的人不太依賴他人,可以享受自由做自己的快樂,窩在家裡看書、追劇、整理園藝、手作DIY …等,即便只是獨自一人,也是可以怡然自得。

高敏感族群的小確幸:享受自己獨有的能力,真正地做自己。

結語

人有各種面向,高敏感度雖說是與天俱來的,但隨著成長背景、周遭環境的不同,會歷練出不同的特質與面向。

這本書是幫助高敏感族群更了解自己,接受高敏感是種天賦,也是讓其他人理解高敏感族群,藉由了解自己與認識別人的過程中,讓人際更圓融。若是將自己框限於「我就是這樣」或「他就是這樣」那就會抑制了彼此的溝通與成長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