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習慣》法則 1 :讓提示顯而易見

by 夏夏
已發表: 最後更新時間

在能夠有效建立新習慣之前,必須先掌握現有的習慣。這聽起來很簡單,實際上頗有挑戰性,因為習慣一旦在生活中札根,多半會變得自動化、無識識。

如果習慣一直是不需要動腦筋的,你就不能期待有所改善。
一如心理學家榮格說的:「假如無法意識到無意識,它就會指揮你的生活,然後你會稱之為命運。

行為改變的過程始於覺察

一個行為愈是自動化,就愈不會有意識地相到它。當一件事情做了上千次,就會開始忽略一些東西,預設下一次的狀況會跟上次一模一樣。

人們太習慣一直以來所做的,不會停下來質疑這樣做到底對不對。許多的失敗大多可歸咎於缺乏自我覺察。

養成新習慣第一步,是條列出你現有的習慣,把習慣列出清單後,再將清單轉換成計分卡,依據習慣是否為你的人生增加價值,給予正面、負面或中立的評分。

給某一特定習慣什麼評分,取決於你的情況與目標,對想要減重的人來說,每天早餐包含一個貝果可能是壞習慣,但對於需要增胖的人來說,同樣的行為可能是好習慣,評分的標準全取決於你努力的方向。

《原子習慣》作者提出,沒有好習慣或壞習慣,只有「有效的習慣」,所有的習慣都是以某種方式為你效勞,你才會重複它們。就像抽菸,當下抽菸或許可以減輕壓力,但長久來看並非健康的習慣。

所以在為習慣計分時,要考量長遠的益處,不妨這樣問問自己:
這個習慣能幫助我成為我想要成為的那種人嗎?

完成習慣計分卡後,不必急著做出任何改變。計分卡的目的是公告現實的狀態,你不需要下任何評論或自我批判,不要因過失而責備自己,也不因成功而讚美自己。

行為改變的過程始於覺察。「指差確認」與「習慣計分卡」策略的重點,在於讓你認出自己的習慣及觸發這些習慣的提示,這樣你才有可能以對自己有益的方式做出回應。

開始一個新習慣最好的方法

執行意向

觸發一個習慣的提示會以各種形式出現,最常見的二種提示,就是時間與地點。執行意向策略則運用了這二點。

關於新習慣的養成,我們太容易含糊帶過,如,我要減肥。事實上 ,如果能具體的寫下何時何地針對新習慣採取行動,養成新習慣的機率會隨之提高。

許多人以為自己缺乏養成新習慣的動機,其實只是缺少執行的明確度。養成新習慣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完成執行意向的句子:

我會於 ______(時間)在 ______(地點)執行 ______(行為)。

《原子習慣》

比如:

  • 我會於早上上班通勤時,在捷運上背 10 個單字。
  • 我會於早上七點,坐在廚房餐桌旁冥想 10 分鐘。
  • 我會於晚上八點,到住家隔壁的小學快走 10 圈操場。

建立執行意圖向,新習慣的建立會變得更具體,你會明確知道何時,何地要做什麼新習慣,透過每天生活環境裡的時間與地點,提示你新習慣的執行。

習慣堆疊

人們常根據自己剛剛做完的事,來決定接下來要做什麼事:去廁所就會洗手,洗手完畢會擦乾手、烘乾手或用力甩掉手上的手滴…每個行為會成為下個行為的提示。

這是另一個產生提示來建立新習慣的策略,就是「習慣堆疊」,先找出自己目前的每日習慣,然後把新的行為堆疊上去。

在完成 ________(現有習慣)後,我會做 ________(新習慣)。

《原子習慣》

比如:

  • 在辦公室倒好咖啡後,我會拿出筆記寫下今天最重要的 3 項任務。
  • 在家吃完晚餐後,我會立即起身收拾餐桌,然後站 10 分鐘。

習慣堆疊是將期望的行為,跟本來已經在做的事連結在一起,這樣就在原本的習慣中內建了執行新習慣的提示。

行為改變的第一條法則,是讓提示顯而易見。想要創造顯而易見的提示,並為何時何地採取行動做出清楚的計畫,「執行意向」與「習慣堆疊」是非常實用的策略。

如果你有要破除的壞習慣,把提示反過來使用也有效果,最好的棒法是消除壞習慣的執行提示,這個策略會比單純要求自己做到自我控制來得更容易些。

環境往往更重要

習慣會取決於環境。

  • 在圖書館、教堂、清晨安靜的車廂,人們會降低音量耳語交談。
     
  • 在黑暗的巷弄,人們會提高警覺的疾行快走。
     
  • 客廳茶几上放著洋芋片,在沙發上看電視時就會想打開洋芋片來吃。

每個習慣都是被提示啟動的,而我們比較容易注意到突出的提示。

不幸的是,我們生活與工作的環境往往讓我們比較容易不作為,因為沒有明顯的提示去觸發那個行為。

  • 吉他被塞在櫃子裡,就很容易練吉他。
     
  • 書櫃在空間的角落,就很容易閱讀。
     
  • 保健食品放在食物櫃裡看不見,就很容易吃保健食品。

定義行為的並非環境中的物品,而是我們與物品的關係

對某個人來說,沙發是每天晚上閱讀一小時的地方;對另一個人來說,沙發是下班後看電視配洋芋片的地方。不同的人對同一地點會有不同的回憶,因此有不同的習慣。

盡量避免把一個習慣的情境跟另一個習慣的情境混在一起。

當情境混合,習慣也會開始混合在一起,到頭來,獲勝的通常是比較輕鬆的一方。

像是手機,科技的進步讓手機成為強大的工具,你想要提高生產力,隨時處理工作上的郵件,但拿起手機時,不免瀏覽社群媒體,或打手遊,手機成了提示的大雜燴。

作者舉例一個作家,他的電腦只用來寫作,平板只用來閱讀,手機只用來上社群媒體與收發訊息。每個習慣都應該有屬於它的家。一個凡事各安其位、各司其職的環境,就是可以輕鬆養成習慣的環境。

自制力的秘密

如果你體重過重、吸菸,或是對手機上癮,很多人會說那是你缺乏自制力。自制力能解決所有問題,這個觀念在我們的文化中根深柢固。

研究指出,所謂自律者,只是擅長建構生活,好讓自己不需要展現超凡的意志力與自我控制力。

換言之,他們不常讓自己處於充滿誘惑的情境。最有自制力的,通常是最少用到自制力的人

習慣一旦建立,只要環境裡的提示顯而易見,行動的渴望便隨之而來,這也是行為改變技巧可能反咬一口的原因。

  • 用減重簡報轟炸肥胖的人,這會給他們帶來壓力,結果就是他們吃更多來抒發壓力。
     
  • 讓吸菸者看到黑肺部的照片會給他們帶來更大的焦慮,迫使癮君子不自覺的又拿起菸。

如果沒有謹慎處理提示,反而可能觸發你想要停止的行為。

在充滿干擾的生活裡,很難保持禪定心態,因為要耗費的心力太多了。短期內你可以用意志力、自制力抗拒誘惑;長久下來則不一定,作者說,他不曾看過有誰可以在負面環境裡一直保持正面習慣。

自制力是一種短期策略,不適用於長期。你也許可以抵抗誘惑一次或兩次,但不大可能每次都讓自制力凌駕欲望。

與其在每次想要做出正確的事情時都需要喚起自制力,不如把能量優化所處的環境。這就是自制力的秘密:讓好習慣顯而易見,讓壞習慣的提示隱而不現。

觀點想法

作者就「指差確認」透過開口說出自己的行為,把無意識的習慣拉到有意識的層次。

他以自己老婆為例,要出門旅行時,她會開口清點攜單清單上最重要的項目:「我帶了鑰匙。我帶了錢包。我帶了眼鏡。我帶了老公…」這段描述讓我聯想到 1990 年的喜劇片:小鬼當家。

電影中的主角小鬼凱文因為破壞晚餐氣氛而被懲罰睡在閣樓,而狂風讓家裡斷電的影響就是一家人都睡過頭,在匆忙趕赴機場時忘了閣樓的凱文。

類似的情況在新聞也偶有出現,像是糊塗媽咪把小孩遺忘在車上(朋友就有過這樣經驗),這些都是人們在無意識下的行為結果。

前些天去全聯時,順手帶了一包洋芋片,心想著:有時一忙起來沒空吃飯,那就先嗑個二片洋芋片墊一下肚子。

如今,這包洋芋片已經被打開,但從買來洋芋片至今,飯點一到我總能準時用餐;換言之,洋芋片並不是在墊肚子的場合派上用場,而是在追劇時閃亮登場。

購買洋芋片時我思索要不要買?打開洋芋片前我也曾猶豫要不要打開?但在一天燒腦工作之後,自制力完全無法發揮作用。

我回想起年初,朋友說她剛吃完洋芋片,因為是過年可以小放縱。去全聯時,我順手帶了一包,那包洋芋片沒擺在客廳茶几上,而是撂在櫥櫃裡,一直到有天朋友帶著小孩來家裡,我才想起那包洋芋片的存在,可以當孩子們下午的點心。

同樣的一包洋芋片,完整的詮釋了「自制力的秘密」與「壞習慣的提示要隱而不現」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