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聲明,這不是要針對「老高事件」發表對錯言論,更不針對哪位自媒體予以認同或是反駁。純粹是分享因為這個事件帶給我的一些聯想與思考罷了。
「老高與小茉」涉抄襲?
雖沒看過「老高與小茉 Mr & Mrs Gao」任何一支影片,但知道他是個聲量很高的大網紅。
在社群平台上偶然看到老高抄襲的貼文,因為貼文完全沒有提及事件細節,只有「老高事件」四個字與發文者短短幾句感受,引誘我好奇的上網搜尋老高出了什麼事。老高不愧是百萬訂閱的大網紅,才在 Google 搜尋欄裡打上老高二字,建議搜尋就出現了熱門關鍵字:老高抄襲。
看到「抄襲」二字,我直覺的想:「又一自媒體為流量聲浪而抄襲」,在點閱二篇相關文章之後,我放下了手機,不再探索這個議題。我覺察到自己被標題拐騙了。如同寫下篇想法的之前,我又搜尋「老高」二字,好奇事件有無新發展,意外發現「老高道歉」的關鍵字,點擊進去後,再次發現自己被標題拐騙。
眼球經濟時代的釣魚式標題
與寫作結緣,讀書時期的作文與投稿,是重要的橋樑。這類寫作最忌諱的就是:文不對題。然而在眼球經濟時代,如何在信息海洋中補捉到讀者的眼光,標題吸引就是一個有效的運作,於是大量吸睛出位的標題應然而生,形成了文不對題的標題黨亂象。
一般說來,標題是文章內容的總結,讓還沒看內文的讀者透過標題,就可以約略知道文章所要呈現的主要信息。標題黨則非如此,他們透過吸睛的釣魚式標題,引誘讀者點擊連結,有些內容與標題完全風馬牛不相及,或只是蜻蜓點水般的帶過。
就像我這篇文章的第一個標題「『老高與小茉』涉抄襲?」,就是標題黨的示範,內容完全不談抄襲事件,只是表述延伸出來的想法而已。若讀者是想知道抄襲事件的始末或對此事的評價,看到標題而點閱,就會有受騙的感覺。明知讀者會有受騙的感覺,我還是這麼做了,為什麼?
其一,文章內容與主標題「從老高抄襲事件談自我覺察與自媒體創作的看法」並無文不對題的情事。其二,在私心貪欲上,我仍會希望藉由這個時事話題來蹭點曝光度。
就像韓劇《絕世網紅》中的百萬網紅徐雅俐,直播一開始就說要跟大家分享成為百萬網紅的秘訣,這對於經營自媒體的人來說,無異是端上和牛好菜,加上自媒體本身也自帶流量,更能為徐雅俐的直播帶來高度的曝光與話題。
回到老高事件(但不以討論事件內容為主),無論是一開始好奇老高怎麼了,還是寫文前好奇最新發展的搜尋,我都成了一尾魚,被標題黨成功的吸引了注意力而點擊釣魚式標題。內容雖然都有提及抄襲事件,但在不同的標題呈現的都是大同小異的內容,讓我在點擊後很快的退出,青春就在點擊中消逝,這是第一個覺察。
題外話,老高最新影片的畫面只有「鄭重道歉」四個字,這樣的畫面緊接在抄襲事件及撤下先前二篇聲明文之後,讓人不自覺的聯想是不是針對抄襲事件道歉,結果只是為沒關洗衣機產生的噪音而道歉,同時聲明未來影片會因應觀眾需求的附註資訊的引用出處。(可能是我耳朵背,整支影片都沒發現有洗衣機噪音)
這樣算是標題黨作為嗎?嚴格來說並不是,但若觀眾是因為的畫面上「鄭重道歉」四個字而點閱的,不免也有文不對題的感受。話說回來,人家在標題很清楚的寫了「老子」二字,觀眾自己要多加想像,也不能怪他。老高很懂人性呀!我竟因此而訂閱了他的頻道。
可貴但不可靠的直覺
有些人直覺很準,而直覺是什麼呢?維基百科說:「直覺(英語:intuition),又稱為直觀,通常指一種不用經過太多思考過程,很快就能出現的直接想法、感覺、信念或者偏好。當人有某種信仰,但是不確知它的原因時,通常會將它歸於是一種直覺。認知科學認為這是因為生存的演化壓力而產生的人類心智能力,讓人類可以快速做出判斷,採取行動。卡爾・ 榮格認為,直覺是一種非理性的功能(irrational function)。」
這種非理性的想法,往往存在著更多的思考偏誤。就像前面說的,在搜尋老高事件時,看到抄襲二字,我的直覺反應是:「又一自媒體為流量聲浪而抄襲」,這樣的想法就存在著至少二個謬誤。
其一是「『又』一自媒體」。什麼是「『又』一自媒體」?「又」表示重複、繼續、更進一層的意思,「又一自媒體」這樣的語句表示在這事件前已有一個類似的事件。我想了想,卻舉不出什麼實例,除非上網搜尋。這種虛無飄緲的猜想,讓我認定這個事件是「又」一次的事件,但一切只是毫無根據的直覺反應。
其二是「為流量聲浪而抄襲」的直觀,代表我在不知道事情的前因後果的狀況下,先入為主的認定這事件已是既存事實。但真相呢?有人很認真的對照影片,發現根本稱不上是抄襲(我不懂日文,也沒有比對相關影片,不知真相如何),但網路言論已形成「盲目鐵粉」與「酸民」兩大派人馬的爭論。
我們所看到的很多現象,都不是真相,真相要能呼之欲出,絕不是直覺就可以認定的,即便直覺很準的人,也需要經過驗証考究後,才能判別現象是不是真相。更惶論,很多我們以為的真相,只是聽說傳說有人說,到底有何根據,才無從考究。
結語
我喜歡閱讀,覺得人生的許多疑惑都可以在閱讀中找到方向,也能透過閱讀吸取其他層面的知識,更重要的是,閱讀可以讓人在潛移默化間不自覺的成長,「自我覺察」就是其中一項。
在自媒體當道的眼球經濟下,補捉受眾注意力已是兵家之事,標題黨充斥其中已是不爭的事實。注意力一旦被吸取,專注力就跟著下降,衍生而來的是時間管理、績效管理這類的問題,不可不重視它。
提升自我覺察的能力,可以幫助自己意識到注意力被轉移的事實,一旦覺察,就可以讓自己專注在主要事項上,而不是被動的被牽引著,看了一堆東西後,最後發現時間不見了、眼睛累了,而腦子與靈魂卻是空洞的。
自我覺察還可以找出存在於腦袋裡的框架,這些框架讓我們在遇到事情時,很快的下結論。然而結論這件事,是必須透過「慢想」才能得出的,如果一開始就執著於「快思」的想法而有了先入為主的評價,是不容易發現事情的另外一個面向。
訂閱電子報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填寫以下表格訂閱電子報,我將不定時分享生活中的觀察與閱讀追劇時的體悟,這是專屬電子報訂閱者的內容(發信頻率一週至多一篇)。並提供熱門文章連結,方便你可以在零碎時間裡,找到文章傳送門。(歡迎追蹤 FB 及 IG 接收最新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