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底層下隱匿的苦痛:青少年在夢想與現實中的角力

by 闆娘Summer

七月中旬讀了《大人只知道部分的世界》,深深覺得可以讀到這本書的孩子是相當幸運且幸福的。幸運的是,他們可以透過閱讀看到世界不同的視野;幸福的是,他們可以有接受教育的機會。

前些天追完 Netflix 2020 年上架的韓劇《人性課外課》,每集片尾都會出現一段文字:「如果你需要幫助,請向你的父母、朋友、老師或是任何你能信任的人求助。」諷刺的是,孩子們會淪落到需要幫助的局面,有很多是大人造成的。

夢想與現實的角力

韓劇《人性課外課》的主角吳智洙的父親嗜賭成性,母親因此離家,吳智洙渴望一般正常的家庭生活,他的夢想是用功讀書、考上好學校,畢業後找到一份穩定的好工作,就此平凡的度日。

但學校的教學方式無法幫助他取得好成績,補習班的協助可以幫他解決這個問題。問題是補習費從哪裡來?無父無母的他生活費從哪裡來?他可以去打工,但學生能找到的工作有限,收入又少,頂多只能因應生計,根本不能讓他上補習班;加上打工後的疲累,沒什麼精神體力可以用功讀書。

他透過仲介援交的方式賺取抽成,一方面支應高中時期的生活費與補習費,另一方面是為「夢想」籌措經費,他的夢想是多數一般孩子的日常——上大學。他努力的攢錢,卻被親生父親發現他的積蓄並被全數搜括一空,一筆錢就在虛擬貨幣交易裡被詐騙清空。

戲中的吳智洙看著流理台上的刀,再看著父親,他一度萌生起殺了父親的念頭,但他沒有,只是無奈的走開,在夢想與現實的角力中,繼續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透過仲介援交賺取生活費及學費。

這是戲劇裡呈現的社會悲歌,它反映了真實世界的一個視角。

社會底層下隱匿的苦痛

#METOO 風波持續發酵中,有進入司法偵辦程序的,也還有陸續被爆料的。我想起大四時親眼目賭的景象。

大四的打工除了家教之外,還兼了領隊工作,認識一些旅遊業人士,包括遊覽車司機。不少司機大哥很照顧我,強哥是其中之一。因為我跟強家住的地方很近,五分鐘車程而已,只要是強哥出車的團,我都不用大清早地趕到集合地,強哥的遊覽車會先來我家接我。

全職家庭主婦的強嫂在孩子都上學之後,日子閒得發慌,但為了照顧孩子又不能跟車,日子過得鬱悶,她把心思放在交際應酬上,跟一些貴婦交流,多少可以幫忙接一些團。大四課不多的我,常常讓強嫂帶進帶出的「見世面」。

那天,強嫂接到林太太的電話。林太太一眼看去就知是個貴婦,全身上下珠光寶氣的,我們見過幾次面,因為是同鄉人,對我也不見外。我忘了那天林太太要強嫂去哪兒接她,是警察局還是醫院,印象已很模糊。

我印象深刻的是,林太太一上強嫂的車,就給強嫂一個地址,要先去那兒。原來,林太太就讀高中的兒子因為多次觸摸檳榔西施的胸部,遭到檳榔西施的男友埋伏痛毆,事情演變成古惑仔在深夜街頭逞兇鬥狠的局面。

林太太要去的地方,是檳榔西施的住所。

隨著車子在巷弄間的彎彎繞繞,從住所可以感覺得出在檳榔攤工作的女孩家境並不寬裕,屬於社會底層的一環。出來應門的是位老奶奶,女孩是她的孫女。女孩走出木板隔間的房門時,我有些詑異,她跟我刻板印象裡所想像的中輟生不同,臉上未施脂粉,樣貌十分清純皎好,眼神與舉止應對也十分文靜。

林太太一見到女孩,奔上前一手揪住她的頭髮、另一手連甩她數個耳光,嘴裡不停用台語辱罵著類似檳郎西施就是要讓人摸的、別一副假清高的模樣……。林太太接下來的舉動更是讓我目瞪口呆,她不停掐捏著女孩胸部辱罵著:「妳的『ㄌㄧㄥ』是鑲金包銀的嗎?摸不得嗎?」

隨著林太太的手掌與指頭游移,女孩白嫩的肌膚上出現了粉紅的印子。

讓我更瞠目結舌的是老奶奶,她看著外人上門對孫女就是一陣打罵,聽一旁的強嫂約略轉述「林太太的兒子摸了女孩的胸部,女孩的男友痛毆林太太的兒子」的故事概要,老奶奶非但沒有維護自己孫女、也沒有制止林太太的意思,而是中氣十足的對女孩用台語咒罵妓女、流鶯、爛梨裝蘋果…之類不堪入身的字眼。

女孩不哭不鬧不反抗,緊咬的嘴唇與含淚的眼眶似是訴說著社會底層下隱匿的苦痛。

我嚇壞了,在混亂中默默地退出門外,在車邊等著屋內的一群女人完事。我跟強嫂說,以後有林太太的場面,就別帶我出現了。強嫂說:「我也覺得我朋友這樣不恰當。」我:「妳應該跟她說,至少當下也要拉住她。」強嫂嘆口氣:「妳不知道她那人,我當下拉了她,她會生我氣的,我得罪不起她。」然後跟我說:「這就是社會的真實面。」

結語

大學的社團活動,每學期都會有幫一些基金會募款,最常合作的是創世基金會的捐發票活動,我們會號召學生捐出二手物資及工作人員,透過二手義賣爭取更多的募款,「順手捐發票,救救老殘窮。」是當時琅琅上口的一句口號。

後來我更喜歡與家扶合作,稚子何辜?只是因為大人的因素,讓他們失去安定的生活,有的還因此無法接受教育。出社會後,也曾在讀書會運作中,發起育幼院的募款。

小時候常聽大人對我們說:「你們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現在我們長大了,把自己的角色扮演好,除了享受權利之外,也要善盡人生各個角色的義務,讓我們的孩子看到的社會真實面,是善良且溫暖的。


訂閱電子報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填寫以下表格訂閱電子報,我將不定時分享生活中的觀察與閱讀追劇時的體悟,這是專屬電子報訂閱者的內容(發信頻率一週至多一篇)。並提供熱門文章連結,方便你可以在零碎時間裡,找到文章傳送門。(歡迎追蹤 FB 及 IG 接收最新動態)

* indicates required
填寫你的電子郵件

Intuit Mailchimp

你可能也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