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群媒體上追蹤前任,讓人上癮也傷心

by 夏夏
已發表: 最後更新時間

進入 Web 2.0 的社群網路之後,一段關係的結束變得更複雜,難以像過去時代那樣的灑脫俐落,生活的實際面雖然已經有所切割,但社群媒體上的關係卻不見得說斷就斷…

Joanna 結束婚姻關係後,主動解除了與前夫的臉書好友關係,但仍時不時的在臉書上追蹤前夫的動態,發現前夫有了新對象,也會追探兒子的口風,進一步了解「阿姨」的各項細節…

在社群媒體上追蹤前任是典型的分手反應

研究發現,焦慮依附型的人在社群媒體上追蹤前任及現任伴侶的機率更高,透過追蹤對方的社群帳號去感受他與對方的關係,對方過得好,他心裡不是滋味;對方過得不好,他的情緒則是愛恨交雜、百感交集。

Joanna 除了追蹤前夫的動態,在自己開始新的感情生活後,也時不時的追蹤現任男友的各個社群帳號,常常會透過臉書貼文來間接發洩對前夫的負面情緒,或對現任男友的情感表達。

追蹤前任帶來負面心理反饋

使用社群媒體不一定會成癮,在臉書上追蹤前任的行為也不見得會給對方造成實質上的困擾或威脅,但追蹤者這樣的行為只會在關係結束後給自己帶來情緒上的負面感受。

越是將焦點放在追蹤前任上,就越是需要更強的自制力來斷開與前任的連結,在與現任情感的過程中,更會時不時的拿前任與之相較。

以 Joanna 來說,她會拿前夫不珍惜她的作為,來肯定現任男友對她的愛,比如看到前夫與新對象遊山玩水的動態,Joanna 會想到過去連生理期也要跟著出遊的不適,反射到現任男友對她的噓寒問暖,認為自己斷捨離是對的,同時也找到了真愛。

這一切有可能是 Joanna 因追蹤前任動態而發酵的情緒反應。因為看到前夫與新對象遊山玩水很開心的動態,羨慕或嫉妒的情緒會讓她對這一切做出負面的解讀;對照現任無法常常帶她出遊的現況,Joanna 找到了另一種藉口來詮釋現今的美好。

著迷上癮於社群媒體上追蹤前任

自主性較強的人在一段關係結束後,追蹤前任的頻率相對是較低的,他會把焦點放在當下的療傷及未來的規劃上。對於焦慮依附型的人來說,即便是自己主動提出結束關係,但因為本身的不安全感,更會促使自己在社群媒體上追蹤前任。

Joanna 的親友都勸 Joanna 別再關注前夫的現況,認真的把自己的日子過好,或許找份工作重回職場,或許加入社團培養興趣,或許尋個課程學習專業。但 Joanna 對於在社群媒體上追蹤前任的行為已經上癮,幾次封鎖前夫後,又禁不住誘惑的解除封鎖。

一個人越是屈服於在社交媒體上關注前任的衝動,大腦就越習慣於這種微弱而短暫的連線方式。當他被這樣的習慣所束縛,就是上癮的階段,而這樣追蹤前任的習慣並無法真正的情感支撐或者治癒情傷。

結語

社群媒體並非不好,它提供了人們另一種社會關係的建立管道,也讓人們的情感有了新的交流方式,特別是在 Covid-19 肆虐的現下,社群媒體讓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依舊保有溫度與黏度。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一切都要講求分寸。追蹤前任是人在關係結束後的原始自然反應,但這一切都要有分寸。每天晚上都在社群媒體上窺視他人的生活,反映出來的只是自己的可悲而已。明白這樣的行為對自己造成的影響,再反問自己這樣的行為對自己的人生有何意義,把焦點放在自己的人生上,社群媒體才能甩開讓人上癮又傷心的標籤。

📣 有悄悄話要對我說嗎? 👉 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