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人生宛如便利店,每個人都是過客
町田苑香的《便利店兄弟》1以一家名為「柔情便利店」的連鎖超商為背景,刻畫了多段生活百態,讓人在平凡的小事中感受到深刻的人生哲理。
故事發生在位於小金村大樓一樓的門司港小金村門市,這裡不僅有魅力非凡的「費洛蒙店長」志波三彥,更因各式各樣的顧客和員工,交織出了一幅幅溫暖的人生畫卷。
透過這些故事,讀者能看到夢想與現實的碰撞、人際關係的困境,以及人生下半場的迷惘與再出發的可能性。

夢想與現實的角力
國中補習班的國文老師桐山良郎每天都到柔情便利店買雞蛋三明治當午餐,但他從未想過雞蛋三明治有其他吃法。萬事通老兄——老二在桐山的雞蛋三明治裡加入看似不搭輒的福神漬醬菜,叫他吃看看。他猶豫了一下,咬了一口,戰戰競競地咀嚼著,意外的發現酸酸甜甜的口感很美味。
這看似無足輕重的插曲,實際上呼應了《創造力的修行》2一書中的觀點:「創造力往往源於細微的改變與突破。」
創造是將從前不存在的事物,在現實中產生出來。可能是一段對話、針對某個問題的解答、給朋友的一張字條、某個房間的家具重新布置、一條避免堵車的回家新路線。
- 延伸閱讀《創造力的修行》在生活中活成藝術家 👉 文章連結
桐山的夢想是成為一名漫畫家。漫畫,不僅要有畫功,還得要有劇情創意,但桐山的日子卻是一成不變地過著,看似永遠無法實現漫畫家的夢想,卻又不甘放棄。
他興起請教「二世古指導師」的想去, 總覺得既然二世古能夠讓柔情便利店這家連鎖便利商店逐漸邁向成長,想必可以精準地判斷自己目前的狀況,向自己提出建議,指出自己少了什麼,又需要什麼。
「或許,單是在生活裡加入一些不同的元素,就能改變停滯不前的現況?至少,不再是千篇一律的每一天。」閱讀中的我如此想著。
桐山的畫風懷舊,劇情也稍顯老套,難以迎合市場需求。他的母親里美曾對他說:「你到了這個年紀還仍然喜歡的事物,如果能夠成為你的工作,不知道該有多好。只不過事情沒這麼容易,但人生就是這麼一回事,只有少數人能夠靠自己喜歡的事養活自己。」
這番話既是安慰,也是現實的提醒。夢想與生計的平衡,對許多人而言都是一大挑戰,往往取決於機緣與才華,但同時也需要我們懂得調整期待,尋找兼顧興趣與生計的方法。
桐山向老二感慨的說:「可惜我無法成為職業漫畫家,因為我的畫缺乏在商業雜誌上和別人競爭的特色。」
老二反問:「我不是很了解,畫畫成為工作,或是靠畫畫謀生,呃,還有你說在商業雜誌上和別人競爭?這些事那麼重要嗎?無論是變成工作,或是謀生,說起來不是夢想的額外贈品嗎?……要每個人都喜歡當然沒這麼簡單,但現在至少有兩個人說你的畫很棒,這種個人意見,你不需要嗎?」
這段話讓我想著:夢想是否一定要以「成功」或「商業價值」為最終目標?興趣是否可以純粹為了自我滿足而存在?或許夢想不必一定要成為謀生工具,它也可以是單純的熱愛,是支撐平凡生活的心靈養分。
讓人感到雀躍振奮的是,中尾恆星與小關意外地發現桐山或許可以嘗試用漫畫詮釋國文作品時,他的夢想似乎出現了新的可能性。
持續投入自己喜愛的事物沒有想像中這麼容易。能夠不顧一切地投入自己喜愛事物的人少之又少。首先,找到自己喜歡的事物就很難,然後要具備能夠讓自己投入的環境和狀態又是一件難事。除此以外,可能還需要才華。一旦覺得自己無法再進步,就會放棄了。
《便利店兄弟》
柔情便利店中的微妙人際關係
門司港小金村的柔情便利店不僅是顧客購物的地方,還是多元人際交會的舞台。
資深店員光莉,對漫畫有著濃厚興趣,甚至以店長志波三彥為靈感,創作了「費洛店長的放浪日記」並大受歡迎。她不僅在工作中找到了創作靈感,還因觀察常客「萬事通老兄」,意外揭開了志波的大秘密,讓人看見便利店中潛藏的「柔情」。
另一方面,光莉的同事野宮則在內心自責與救贖之間掙扎。
故事中的野宮,一名大一工讀生,因為對幫助他人袖手旁觀而深感內疚。這種情緒不是第一次出現,早在高中時就曾經發生,致使他最好的同學再也不能進行最愛的摔角運動。
柔情便利店的同事中尾光莉對此安慰說,人人都會不小心忽略他人的需求,要他不要放在心上。而野宮說:「這和別人怎麼做無關,而是我一直提醒自己不要這樣,卻還是重蹈覆轍,我無法原諒自己。」
這段對話觸動了我——我們有時太過苛求自己,對他人的寬容卻無法套用在自身。這種困境不僅存在於野宮的故事裡,也在現實生活中反覆上演。當野宮錯失幫助他人的機會時,他並未選擇自我寬恕,而是深刻責備自己。
這段情節讓我聯想到現實生活中的自責心態,朋友小美的故事正是例證。當她在百人會議中出錯,被主管當眾斥責後,她陷入深深的自我否定中。在安慰小美時,我發現自己就像光莉一樣,不知道該如何表達。
町田苑香筆下的野宮觸及現代人共有的內心議題:「如何在無法滿足自己期待時,仍然與自己和解?」就像小說中的野宮與現實生活裡的小美,我們是否應該試著接納自己的脆弱,並在反覆的內心對話中,找到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
人生的再出發契機
書中不僅有年輕人的掙扎,還描寫了中老年人的人生迷惘與第二春。從放棄摔角的男大生,到尋找人生意義的退休老爹,每個角色都在便利店中找到了一絲轉機。
故事的基調溫暖且富有希望,彷彿告訴讀者:人生中那些無法預期的相遇,可能正是重新啟程的契機。
柔情便利店的故事讓我想著:我們是否也能在日常中找到這樣的「柔情」?它可能是陌生人的一句問候,是一次突破常規的嘗試,甚至是對夢想的重新定義與追求。
正如書中的角色們一樣,我們每個人都是這場人生旅程的主角,而便利店則像是旅途中短暫的驛站,為我們補充能量,指引方向。
結語:柔情的力量,溫暖的羈絆
町田苑香透過《便利店兄弟》展現了平凡中的非凡,讓讀者從中獲得啟發與慰藉。書中的便利店,是一個連接人與人、夢想與現實的空間。無論是桐山的創作突破,還是光莉的職場斜槓,每個故事都讓我們看見人生的柔情與可能性。
如果你也曾在現實中與夢想角力,或是在自我否定中掙扎,不妨翻開這本書,或許能在這些小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甚至一個重新啟程的契機。
👀 町田苑香作品
- 讀町田苑香的《美麗丘上不幸的幸福之家》:夢想、暴力與人生選擇 👉 文章連結
- 《即使你不在這裡》物品不重要,重要的是記憶 👉 文章連結
- 母女關係,不見得只有刻板印象以為的那樣——讀《宙的暖心料理》 👉 文章連結
- 《52赫茲的鯨魚們》:在孤獨與理解之間,找到自我存在感 👉 文章連結
🌼 本文同步刊載於「閱讀最前線」。
如果你也喜歡這樣溫柔而真實的文字,
歡迎訂閱夏離的電子報,或加入LINE好友,一起慢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