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看書。在閱讀的領域上,最常被問到的問題有二個:沒時間看書與不知道要看什麼書。以不知道要看什麼書這點衍生出來的,是如何避免買到雷書。
避免踩雷這件事,是我們的大腦直覺尋求安全的反射。所以我們在做許多決定時,會仰賴他人的意見或推薦。在消費上,尋求 CP 值高的商品或服務;在人生決策上(選科系、找工作、尋伴侶…),我們尋求安全與穩定。
然而,別人覺得好的,真的就適合我們嗎?
了解自己的需求
地產秘密客的某集 Podcast 節目,來賓提及他喜歡的住所環境,因為房子要符合未來退休後的居住環境,在找房時以安靜為取向,舉凡旁邊有超市、捷運站的,都不列入考量。我心想,上了年紀偏好安靜的想法可以理解,但就是因為年紀大了,更需要便利的居住環境。
陸劇《去有風的地方》主題談的是地方創生,住在偏遠鄉鎮的人們,多半是多弱婦孺,年輕人多半都到城裡或大都市工作。留在家鄉的人反倒覺得,年老時更要住的裡城鎮者市近點,因為離醫院近。究竟是要安靜,還是要便利,這是見人見智的問題,沒有標準答案。
大二那年,我與學長訴說未來想要的居所,是在山林間的一處宅院,有大大的門庭,一片小田野與花園。我說的高興,學長打岔的問:「妳的人生是不是跳太快了,那是退休後的生活環境。」
時過境遷,我還是我,想法卻有了大大的不同。山林宅院的居所很有魅力,但我覺得短期小住,像度假那樣更為適合,就像陸劇《去有風的地方》裡的「有風小院」那樣,最短租期三個月,可以體驗當地人文風情,真的適合再擇處長居。
回到我的現實生活考量,在科技、交通與各項建設的慣養下,我已習慣目前的便利,已回不去大學時所嚮往的田野生活。或許花甲之年後的我想法又變了,誰知道呢?我的意思是,即便是自己,需求與想法還是會轉變的,而別人的建議與推薦,就更難貼切的符合命中自己的需求。(除非是專業上提供的諮詢建議)。
網路評價
因為害怕犯錯、擔心做錯決定,人們在做決策之前,習慣向外尋求建議。本來就充分自由的言論,在網路科技與社群平台的助長下,只要上網一搜,就能搜到各式的聲浪。洗衣機要具哪一款、哪一牌,想吃火鍋燒肉要選哪一間,旅行時哪些網紅地點必須踩點…,人們在網路上找尋資訊,也依賴網路評價做為決策考量。
我曾經也很依賴網路上的商家評價,就怕踩了雷。而且我有個壞習慣,總喜歡由最低星級的評價開始看起,看著看著,最後的行動大多是回到習慣,找舊有的商家消費。偶爾是評論歸評論,我還是依照心之所向的前往消費(那看評價到底幹嘛用的 😅)。
漸漸的,我有個想法,評價都是很主觀性的,一個寡言的店員,有人覺得這樣是不苟言笑很冷漠,也有人會覺得不用哈啦聊天很輕鬆。評價好壞,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同一杯水,有人覺得很冰,也有人覺得不夠冰)。
除了主觀感受之外,評論還呼應了「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這句話。店家提供了滿意的商品或服務,不見得會專程上網留下評價,除非消費者的感受有被「叮咚」的感覺,那份感動更易驅使消費者上網留下五星評價。
最常一股衝動上網留下一星評價的,多半是情緒性發洩,有一種你讓我有吃虧受氣的感覺,我就要讓你得到應有的報應。一個店家的商品或服務若不周到或很惡劣,不用等網上刷一星評價,日子久了生意自然會門可羅雀。感受是主觀的,他人覺得不好的,自己不見得會覺得不好。
更重要的是,當我們覺得有不好的感受時,是否是因為我們本身的態度也有問題呢?我在業務領域近二十年的年資,有死忠的客戶很支持,並熱情的幫忙轉介紹。也極少數的幾個客戶發訊息指教我的態度太現實,巧的是,這幾個人都是我想斷捨離的客戶,對於他們的抱怨,我沒啥好反駁的,因為那的確是我在他們面前展現的態度。(不是態度不好喔,只是沒有迎合他們想要的反應而已)
網路評價的可靠性有多少呢?被連刷一星評價的店家有可能是真的差勁,也有可能是被客戶情緒性報復。反觀五星評價,真的就是感受好棒棒嗎?有多少五星評價不是「給五星送 OOO」的行銷驅動力下的結果嗎?
結語
為什麼網路評價能有影響力呢?這要回到一開始的話題,我們為什麼害怕犯錯、害怕踩雷?
買到了一本雷書又如何,一本書的書價大多在三、五百元之間,金錢損失並不多;閱讀的時間浪費了嗎?我想未必,因為我們換來了經驗,下次選書時就會更有想法。
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想想,為什麼我們會覺得那是一本雷書?雷書的定義是什麼?出版社為什麼要出版雷書?經過這些思考,我們的眼界觀點也在拓寬中,就能感受雷書帶來的價值。
同理可証,吃到雷餐又如何?餐點是主角嗎?也許主角是與我們一起餐敘的家人或好友,真正重要的是聚會,餐點只是陪襯。遇上了雷店,下次不再光顧就好了。如此一想,是不是覺得踩雷沒那麼可怕了呢?
再深入探討,害怕踩雷是不是自己沒有負起責任的能力呢?是不是我們害怕做出決定後的後續發展呢?所以要再三的搜尋意見。但,每個人的感受都是主觀,別人的觀感意見不見得是適合我們的,更何況有些意見只是情緒性的反應。
薩古魯在《一個瑜伽士的內在喜悅工程》提到: 「責任」(responsibility) 純粹是指「回應的能力」(ability to respond)。「負責任」並非不推卸責任地接受責難,它純粹是指「有意識地回應情況」。一旦我們選擇負起責任,就會開始探索處理這個情況的各種解決方案。
《每一天的覺醒》有句話是:「 人所要做的就是敞開自己」,只要能敞開心扉,除了不怕踩雷,我們更能夠讓其他人看到真實的自己,也會變得更有包容力,因為我們正走在「有意識地回應情況」的路上。
想嘗試新玩意兒嗎?試試放棄搜尋評價,交給直覺來個屬於自己的決擇吧!自己的人生終究是要自己負責的。
我們不願意對人敞開心靈,唯一的理由只是覺得自己還不夠勇敢而明智,足以處理隨之而生的困惑。
《每一天的覺醒》
訂閱電子報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填寫以下表格訂閱電子報,我將不定時分享生活中的觀察與閱讀追劇時的體悟,這是專屬電子報訂閱者的內容(發信頻率一週至多一篇)。並提供熱門文章連結,方便你可以在零碎時間裡,找到文章傳送門。(歡迎追蹤 FB 及 IG 接收最新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