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界很煩,但你要很可愛2》釐清界線,掌握選擇,讓我們越來越可愛

by 夏夏
已發表: 最後更新時間

對於毒雞湯這類的文章,我總是抱著既愛又怕受傷害的心情去閱讀它。愛的是看完總有被激勵的感覺,怕的是有些論點過於精闢,且一針見血的直揭傷疤,有時還會讓人陷入自我否定之中。《這世界很煩,但你要很可愛》就屬這類文章的彙整。

當出版社跟我分享《這世界很煩,但你要很可愛2》時,我抱著既愛又怕受傷害的情緒上網看了書籍簡介,其中一段摘錄,讓我覺得這本書的文字溫柔了許多,趁著假日翻完了它。

打動我的摘錄內容是:

或許我們都一樣。出生在平凡的家庭,頂著不起眼的外貌,接受學校的義務教育,從來沒有什麼特長,好像也沒有堅持下去的愛好,沒有當過學霸、校花校草什麼的,按部就班畢了業,找到一份還不錯的工作,當起了打工人,期待遇見一個愛情,組建一個平凡的家庭。
 
這是不是你,此刻看似平凡的人生?
 
那你有沒有想過,給你的這個人生劇本裡,沒有天災、沒有戰爭、沒有意外,你和父母身體都健康,你沒有流離失所,想吃的美食也都買得起,你還可以像此時此刻一樣,倚在沙發上看著書,其實這已經是屬於少數人很幸運的人生了,我們都是各種意義上的倖存者。
 
即便是差不多的人生當中,也會有閃閃發光的事情。但願你能留意去抓住它,好好裝在自己的星星罐裡。這樣等你以後煩了累了,可以拿出來看看裡面的那些星星,它們能幫你度過艱難的時光。

這世界很煩,但你要很可愛2

人際間的界線

這本書的首篇文章,是萬特特寫的〈做一個不好惹的人,到底有多爽〉,文裡提到關於「邊界感」,他說:

所謂邊界感,就是在任何關係中都懂得適可而止、禮貌退場,也可稱之為界線。 在任何關係中都要有邊界感,在人際關係中,如果覺得「自我邊界」 被冒犯,就該尊重自己的感受,勇於捍衛自己的「小世界」,這樣才能有利於關係的良好發展。

關於邊界或界線的論點,在這兩天閱讀的《在一起,不是要你假裝幸福》書裡也有出現:「 表達自己的界線,就是在邀請對方理解自己的過程,不委屈自己也不委屈對方,用真實的自己跟人交往。」

在人際關係中,最怕一開始過度的包裝自己、委屈求全,把自己搞得一副完全不是自己的模樣,這很容易在後來讓對方失望,信任瓦解、人設崩塌,通常關係也就毀壞了。不如一開始,就說清楚講明白,自己的原則、價值觀、處事方法,這便考驗著我們的溝通能力。不用擔心自己的溝通能力不好,因為溝通本來就是在實務運作中,慢慢熟能生巧的。

既然界線如此重要,那麼要如何設立界線呢?其一,是我們得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能做什麼,要能擁有完整的自我意識。這點,是避免他人不懂得課題分離,逾界冒犯我們的邊界。

其二,是當個懂得課題分離的人,簡單來說就是 專注於自己的課題,不要涉入別人的課題。生活中有各式各樣擾亂心情的事,仔細分析這些事,會發現可以將它們分成「自己掌控得了的事」和「自己無法掌控的事」。

舉例來說,自己的態度或言語可以靠自己掌控,別人的態度或言語就是自己掌控不了的事。煩惱那些自己無法掌控的事毫無意義,不如專注在自己努力就能改變的事,也就是自己能掌控的事情上。​在阿德勒心理學中,這叫做「課題分離」。​

自己的選擇權

「陶瓷兔子」在〈最狠的自我打壓,是持續否定自己的感受〉文中提到: 他上學的時候被一位老師人身攻擊,只能靠著每天幫自己洗腦說:「老師不是針對你,他只是想讓你上進。」透過編造謊言欺騙自己,他才能維持起床上學的勇氣。

工作之後遇到資深同事的打壓及搶業績,他氣得每天都想學 電視劇畫面那樣的把咖啡往他潑去,但看到其他人雲淡風輕的模樣時,他忍不住埋怨自己玻璃心,然後咬牙堅持,直到資深同事離職。

他否定了自己的感受的確讓他有所得,但回首過往,那疼痛、那委屈、那憤怒的感受也都是真的。他問自己:「允許這些感受出現,會讓我變成一個懦弱的人,做出退學或者憤然辭職的決定嗎?」他覺得未必如此,因為人是有理智的,而理智的功用之一,就是在受傷憤怒的感受出現時,透過分析自己的優缺點,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

類似的情境讓我想到蜜雪兒・歐巴馬的故事。

她在《成為這樣的我》書裡提到高三那年申請大學的事, 她心中的首選是普林斯頓大學。在惠特尼楊的最後一年,她去見了學校指派的升學顧問,進行學校規定的第一次會談。她對那位升學顧問的印象全然沒有印象,因為 她的腦子被那女人脫口而出的一句話卡住了。升學顧問面帶敷衍而紆尊的微笑對她說:「我不確定妳是不是上普林斯頓的料。」 那評斷來得既快速又輕蔑。

蜜雪兒說, 失敗是一種感覺,這個感覺早在真正失敗前就埋在心底了。在她看來,那位升學顧問便是在她心裡種下了那份感覺,遠在她企圖追求成功之前先暗示失敗。要是她選擇相信那位升學顧問,那麼升學顧問的評斷就會傾覆她的自信,讓過去「就是不夠好」的自我否定死灰復燃。蜜雪兒不打算讓一個人的意見摧毀自己對自己的一切認識。最後,普林斯頓大學錄取了她。

但蜜雪兒並沒有向那位升學顧問說她錯了,因為那樣做對她們倆都沒有什麼好處。蜜雪兒明白了,她並不需要向她或其他人証明任何事,只需要展現她自己。在面對他人的否定及打壓時,如何回應是我們可以選擇的,比如我們可以先接納當下的感受,再分析情勢的優劣,進而找到自己的價值。

結語

回到一開始說的那段喜歡的摘錄,它帶動的感恩的心。想想 當我們把生活中的人事物視為理所當然時,同時就進入了安逸感。 而這樣的感覺會讓我們忘了珍惜眼前所擁有的,也會讓我們與人之間的關係走向漠然。

粉專「聽見幸福的聲音」在感恩日記中寫著:「感恩先生天天帶小孩上學」,一個人若處於安逸感之中,可能會認為這是理所當然,也可能覺得這是夫妻間的分工合作,沒什麼好提的。但這樣的安逸感正是讓關係變質的潛藏因素之一,且容易讓關係出現危機。

即便是差不多的人生當中,也會有閃閃發光的事情。那些正是我們人生中的幸運與生活裡的美好。

無論男女,少女或是女人,願我們都能發現在普通裡的幸運,讓生活添增更多幸福的文素,讓我們變得越來越可愛。


訂閱闆娘電子報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填寫以下表格訂閱電子報,我將與你分享這一週生活的美好,同時提供本週精選文章連結,讓你可以在零碎時間裡,更快地找到主流文章傳送門。也可以追蹤我的粉絲專頁及 Instagram 接收最新動態。

* indicates required
填寫你的電子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