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這樣想他那樣做?》日常倫理哲學的思辨與解答

by 夏夏
已發表: 最後更新時間

前些天跟去年轉職的朋友喝咖啡,受於疫情影響,這是自她轉職一年多來我們第一次見面互聊近況,想當然爾,她的轉職因素是必聊話題之一。

轉職的因素很多,其中讓我沈思的是,她提及她的主管特別偏好某個愛打小報告的部屬。我想起《為什麼你這樣想他那樣做?》這本書,其中提到的一個思考情境就是關於同事打小報告這件事。

常有人問:「學哲學有什麼用?」,透過這本書你會知道,我們所有看似瑣碎的決定, 加乘起來,其實改變了整個世界。

什麼是倫理哲學

倫理哲學的核心問題談的是:只要容許一個人有選擇的自由,對方一定會選擇他們認為是「好的」選項。而所謂選擇的自由即是,做決定時不受任何限制。

就倫理哲學來說,人類選擇基本結構的四個要素為:

  • 核心問題──我們應該怎麼做?
  • 價值觀──何謂「好的」?
  • 原則──何謂「對的」?
  • 目的──非必要的成分,但有助於為倫理框架選擇核心價值與原則。

價值觀 Values

什麼是「好的」?

想像你可以自由選擇吃蘋果還是吃柳丁。你可能選了蘋果,那是因為對當下的你來說,蘋果是「好的」選擇。換作是別人,可能就會選柳丁,因為對當下的他來說,柳丁是「好的」選擇。

我們不見得知道任何選擇背後的前因後果。

選擇蘋果,考量的或許是口味,或許是感覺比較健康,或許是味道能觸動什麼美好的回憶。也就是說,透過「口味」、「健康」及「念舊」…等評估點,整合出來的結果就是選蘋果是「好」的。至於其他人是否認同這種評估,就是另一件事了。

這些評估點都可以歸類為「價值觀」。
價值觀就是決定,就像是想去的目的地,是要前進的方向,而這個「好的」決定,則源自不同的評估點。同一種價值觀會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行為類型,在不同的背景中表現。

以「友誼」的價值觀來說,有的人以花時間相處來表達友誼,有的人以送禮習來維護友誼,有的人提供資源的協助來固守友誼。同樣是友誼的價值觀,就有各種不同的表現方式。

「某人行為方式有異於你」,並不必然代表他人的核心價值觀與你不同。不要有太多先入為主的想法,這一點真的很重要。一旦我們先入為主,就有可能犯錯。

問問自己:

  • 你覺得什麼是「好的」?
  • 你會在價值觀清單裡擺什麼?
  • 你會怎麼幫自己價值觀清單裡的東西安排順序?
  • 你會以什麼方式將自己的價值付諸實踐?

人生沒有絕對的好壞,就像沒做斷捨離也未必是錯誤的,無須強制執行。
日本人把囤藏書籍卻未閱讀稱為「積讀」。
真的無法割捨的,那就留著、牽著,或許更安心。

《秋葉落下之前》

原則 Principles

「價值觀」為我們指出「何謂好」的方向,「原則」則是告訴我們要如何以什麼樣的方式前往。當我們要得到自己認定是「好的」的東西時,原則會決定我們取得的手段,也就是什麼是「對的」方式。

比如要從台中出發到台北,可以開車、搭大眾運輸工具,其中開車的選擇有開房車、休旅車、自己開、搭 Uber …等選擇。搭大眾運輸工具則有客運、火車、高鐵、飛機…等選項。

問問自己:

  • 你認得出任何一條指引你行事的原則嗎?
  • 你能否了解那些原則跟你的價值如何有關?
  • 你在生命的競賽中是用兩條腿跑,還是用單腳跌跌撞撞?

目的 Purpose

既然有各式各樣的價值觀與原則能任君挑選,作為良善生活的基礎,那有沒有任何根據,能讓我們選擇一者,而非另一者呢?

關於這個問題的回答,其中一種處理方式是檢視「目的」所扮演的角色。「目的」經常會讓人聯想到「意義」和「動機」,就像「我希望自己的生活有目的」這句話一樣。

比方說,小刀的目的是「切割」。因此,一把好刀就會是把好切的刀,它的價值就來自於「鋒利」。要是刀匠不重視「鋒利」,那麼就可以質詢他:要一把不鋒利的小刀做什麼?

一旦理解這些事物的目的,就會曉得特定的價值觀與原則必須事先考慮好。如此說來,目的可以幫助我們選擇價值與原則。

每一種目的都會導出特定的價值觀與原則框架。例如,以宗教方式看待其人生目的的人,常常會從自己遵奉的特定信仰中獲得其價值觀與原則。

「目的」雖然對倫理框架來說是種很有用的組成部分,但「目的」卻沒有像「價值觀」和「原則」那麼根本

日常選擇的思考

我們日常裡的每個決定,背後都有不同的倫理哲學的思維在交互運作,舉例來說:

退休生活

目前法定退休年齡為 65 歲,而國人的平均餘命是 81.3 歲,也就是說,國人平均有 16 年的退休生活要過。
要用這些時間做什麼?答案因人而異。

並非人人都能自由的選擇退休生活模式。有些人需要照顧自己所愛之人;有些人缺乏財務資源,無法顧及度日以外的事情;還有許多人純粹因為體弱多病而沒有機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當我們以更健康的身體活得更久,一旦我們從其他責任中解脫,多出來的這些時光要做什麼?是享受老年,還是尋求新的意義來源,像是人生的第二座山、第三座山?

延伸思考:

  • 你為自己希望享受的額外時光賦予什麼價值?
  • 未來的不確定性對你的選擇有多大影響?
  • 你是否有優於個人興趣的責任必須先處理?
  • 有哪些人會受到你的決定所影響?他們對你的決定可能會怎麼想?
  • 你覺得自己做得夠多了嗎?現在是你休息玩樂的時候嗎?
  • 有什麼習俗與文化上的障礙限制了你的選擇?你是否有時間與精力去挑戰這些障礙?
  • 你如何確保其他人也能擁有你所考慮的這些選項?

管教小孩

作者說他從沒打過小孩,不是因為他們很乖得不尋常,而是作者理解到他們就只是小孩,調搗蛋的事只是小孩在嘗試挑戰界線的學習。

有一回作者對他兒子大發脾氣,衝他吼:「別像個小孩!」
「但我就是小孩啊!」他回嘴。這話讓作者完全沒了脾氣。

作者夫妻都選擇不打小孩,純粹只是因為其他方法似乎有作用。比方說,把不乖的孩子留在他們自己的房間,把門關上,但沒有鎖上;或者沒收心愛的玩具…等。

贊成打小孩的人主張打小孩是將犯行與懲罰直接連結,打完之後就可以繼續過日子,不會像玩具被沒收與禁足房間這類長時間的懲罰會帶來揮之不去的不悅感。

反對打小孩的主要論點則是,打小孩會讓暴力成為做錯事情得到的搭配回應。

延伸思考:

  • 你有沒有想過你制定規則、實施處罰的方式,將形塑孩子如何看待正義與暴力之間的關係?
  • 你確定自己在家實施的規矩不僅公平,你的孩子也能理解嗎?
  • 根據你孩子的情況──年齡、性別、過往經驗等等,你的處罰恰當嗎?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懲罰男孩跟女孩,是否公平?
  • 決定出手懲罰時,你是否冷靜節制?
  • 是否根據成長過程中的時間與地點,為你的孩子制定適合的界線?太多家長總是複製自己小時候的情況,但世界已經不一樣了。
  • 你是否尊重你孩子的尊嚴?

服裝規定

某些場合有服裝規定,像是非得穿西裝打領帶才能進場,或是女人不能穿長褲,抑或是必須穿高跟鞋…等等,這些規定是為了什麼?

是傳統階級制度在作祟嗎?還是為了表現尊重嗎?我們穿衣服該以舒服、彰顯自我個人風格為務嗎?還是說,我們應該有所調整,以滿足他人的要求或期待?

結語

書裡提出 96 道日常選擇思考,延伸出 519 個延伸問句,因為中西方文化的不同,書裡舉例的情境與延伸問句或許沒那麼貼切,但這樣更能刺激讀者動腦思考,而非只是慣性的服從照做而已。

透過提問與思考,探討我們在日常生活裡隱含關於價值觀與現實行為的衝突,進一步做出更好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