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習慣》法則3: 運用二分鐘法則,讓行動輕而易舉

by 夏夏
已發表: 最後更新時間

想要精通一項習慣,關鍵是由重複開始,而非完美的起頭。你不必思索新習慣的所有策略,只要開始執行就好。

啟動與行動間的差異

啟動時,你在計畫、制訂策略與學習,這些都是好事,但無法產生結果。反觀,行動則是可以產出結果的那種行為。

為了想寫的文章構思了 20 個想法,那是啟動;實際坐下來寫 1 篇文章,這是行動。搜尋更棒的飲食計畫且閱讀無數本相關書籍,那是啟動;實際吃了健康的一餐,這是行動。

既然啟動無法帶來結果,我們為何要這麼做?有時是因為我們確實需要事先計畫或學更多東西,但更多時候只是因為啟動能讓我們感覺有所進展,卻不必承擔失敗的風險。

這就是你一直處於啟動狀態,卻從不採取行動的最大原因:你想要延後失敗。

處於啟動狀態時,很容易讓自己相信事情有所進展,覺得自己有在做事。但實際上,你只是「準備」要做事而已。當準備成了一種拖延,你就必須做出改變:你不會只是計畫,你需要的是實作。

習慣的養成取決於頻率

在習慣養成的過程中,透過不斷重複,一個行為漸漸變得自動化。重複一個行為愈多次,大腦的結構愈會為了更有效率地執行那個行為而改變,神經學家將此稱之為「長期增強作用」。

科學家分析倫敦計程車司機的大腦,發現他們的大腦裡掌管空間記憶的海馬迴比不是計程車司機的人大得多。而這些計程車司機在退休之後,海馬迴竟跟著縮小。

每一次重複一個行為,你就活化了跟那個習慣有關的神經迴路。從需要花費心力執行,到變成不假思索的行為,所有的習慣都遵循著這個自動化的過程而養成。

最小努力原則

傳統觀點主張習慣改變的關鍵是「動機」,如果你真的想要,也許就會真的去做。但事實上,我們真正的動機是發懶,然後找不費力的事去做。

大腦的設定就是盡可能的節省能量,人類的天性是遵循「最小努力原則」,也就是在二個類似的選項中,人類會傾向選擇花費最少力量的選項。

如果你的目標是一天做 100 下伏地挺身,那需要耗費很大的能量。起初,你會因為受到激勵而感到亢奮的完成目標,但經過幾天巨大能量的耗費之後,你會感覺疲憊;相較於維持一天做 1 下伏地挺身來說,要維持這樣的習慣是不費吹灰之力的。

當習慣養成所需的能量愈少,養成的可能性愈高。「讓習慣變得輕而易舉」背後的概念並非叫你只做容易的事,而是要你盡可能讓「做那些長期下來會有回報的事」這個行動變得不費力。

運用「二分鐘法則」停止拖延

新習慣不該讓你覺得像是一種挑戰,延續下去的行動可以有挑戰性,但開頭的二分鐘應該輕而易舉。幾乎每個習慣都可以縮減為二分鐘版本:

  • 每晚就寢前閱讀 ➡️ 閱讀一頁書
  • 做 30 分鐘瑜珈 ➡️ 拿出瑜珈墊
  • 跑 3 公里 ➡️ 繫上跑鞋的鞋帶

人們常常覺得讀一頁書、靜心一分鐘,或是打一通業務電話沒什麼好興奮的,但重點不是做一件事,而是掌握「開始」的習慣。先做容易的事,持續地做;先標準化,才能最佳化。

「二分鐘法則」策略可以奏效的另一個原因:它強化了你想要建立的身分。如果你連續五天出現在健身房,哪怕只待二分鐘,這個動作都強化了新的身分。

你在乎的不是練出好身材,而是把焦點放在成為願意健身的那種人。你採取最小的行動,來確保自己慢慢成為想要成為的人。

成功的關鍵除了讓好習慣變得容易執行之外,更重要的是把壞習慣變得困難。「承諾機制」可以壞加壞習慣的難度,它是用當下做的選擇來控制未來的行為。

比如雨果為了對抗拖延寫稿的惡習,請助理把他的所有衣物鎖起來,他沒有衣服可穿便無法出門,只能待在書房裡瘋狂寫作,「鐘樓怪人」就是在那時產出的。

圖片來源:大師輕鬆讀

觀點與想法

七月底時,我與夏天雜貨舖小編決定在 clubhouse 開闢於生命靈數的房間,到了十月,我們除了因要熟悉 clubhouse 的操作而開過房之外,就沒有下文了。

是不打算在 clubhouse 上開房聊生命靈數了嗎?Of course not. 我們對這個話題很感興趣,也希望透過分享討論的過程中,讓自己對生命靈數可以更靈活的詮釋。就是這樣殷切的期盼,讓我們陷入了完美主義的啟動陷阱中。

《原子習慣》法則 3 提到的「關鍵是由重複開始」,於是我們透過 Google Meet 開始了第一次的線上討論,哪怕投影片才只有完成了二頁,重點是這個開始讓我們更有頭緒,排定好了每週線上討論的時間。終於 ~ 有了開始。

過去設定培養快走習慣的模式是,傍晚下班後換上慢跑鞋,到隔壁國小快走運動。持續了幾天,開始犯懶,有時是只想抬高穿一天高跟鞋的痠脹腳丫休息,有時則是忙碌一天後只想窩在沙發上放空,什麼時候不再於傍晚時出門快走?我也不太知道。

後來,改成晚餐後下樓倒垃圾時「順道」到隔壁國小「走走」,剛開始只是穿拖鞋散步個一圈,後來換上慢跑鞋,悠悠的晃個 2~3 圈,然後不知不覺的加快腳程、拉長時間。快走運動終於與倒垃圾日常行為堆疊在一起。

持續一陣子之後,覺得運動時間剝奪了我的閱讀時間。於是我買了降噪耳機,在運動時聽有聲書或知識性 Podcast,運動時間在聽覺知識攝取中不知不覺的拉長,輕輕鬆鬆的走上個把小時。如同書上說的,重新設計你的生活,讓最重要的事做起來最簡單。


訂閱電子報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填寫以下表格訂閱電子報,我將不定時分享生活中的觀察與閱讀追劇時的體悟,這是專屬電子報訂閱者的內容(發信頻率一週至多一篇)。並提供熱門文章連結,方便你可以在零碎時間裡,找到文章傳送門。(歡迎追蹤 FB 及 IG 接收最新動態)

* indicates required
填寫你的電子郵件

Intuit Mailchi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