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習社社團裡,有學員提問:如何制止老闆的無效決策?
老闆常常有新想法,一個指令就讓部屬們為方案忙了好幾週,還沒看見方案成果前又中止方案,並開始新的方案決策,同事們總是疲於奔命忙著應付老闆的新想法,有時連本業工作都耽擱或是必須加班才能完成。不知大家會如何建議老闆,可以制止老闆的無效決策,又不用擔心會被列為黑名單,也不會讓老闆心理受傷?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想要自己的建議被接納且不會影響雙方關係,首先就是要先了解對方的心態。
老闆的心態
老闆的心態是怎樣的呢?在《可以強悍也可以示弱》書中,黃大米講了個搭計程車的故事,故事概要是:
大米有次搭計程車去逛服飾店,平時她都是搭公車前往,認為公車的路線就是最佳路線,但計程車司機走的路線完全不同,她覺得怪怪的,就問司機:「為什麼不走前面的橋?我平日搭的公車都這樣走。」司機說:「公車都會多繞點路,才能多接點乘客,我現在走的這條路,比較近。」
大米覺得很不安,請司機照她的路線走,慌亂間,她自己也搞不清楚怎麼走才好,一下直走、一下轉彎,車上的氣氛越來越尷尬,大米索性下車遠離一切,想說還是搭公車就好,至少那是她安心又熟悉的交通方式。
下車後的大米,走著走著,方向感回來了,才發現原來司機的路線果真是最近路線。專業的司機一定知道大米的路線是錯的,那他為什麼不跟大米說呢?
因為付錢的人是大米,大米就是老闆,大米叫他怎麼走,他就怎麼走,反正到達目的地後,司機就會收到車費,大米想要自作聰明付較多車費,那是她的事。
而大米呢?當她開口要求司機按她的路線走,司機仍執意走他的專業路線,最後即便証明司機是對的,但在車上的大米的心情如何?她除了不安,還會不悅,車資就算少了點,但逛街的好心情都被打壞了。
所以她寧可自作主張,要求司機照照她的路線走,甚至搞得自己尷尬地先行下車改搭公車,她也覺得很可以。
想給老闆建議,但擔心成為黑名單,又害怕老闆會受傷,第一步,要先搞清楚老闆是怎樣的人?他願意接受異見嗎?是否容易腦羞成怒?是不是玻璃心上身的人?
釐清自己對老闆的認識有幾分,再來決定是否給予建議,以及用什麼樣的方式給予建議,對你、對同事、對老闆、對公司,都是相對較好的做法。
建議的前提
老闆付薪水聘請員工來是幫他做事的,或解決他的問題,而不是請員工來評論與反駁他的決定,製造出更多問題。所以,即便你覺得老闆下的指令總是在讓人白做工,你若直接拒絕,給老闆的印象就是使喚不動、推諉任務的工作態度。
你可以聽話照做的先做做看,給老闆一個面子,萬一真的行不通,至少你試過了,之後再婉轉提供建議給老闆,至於老闆接不接受你的建議,那是老闆的權利。
在職場上,我們不僅在處理事,更多時候是在處理人。人的部份搞定了,再不合理的事情都可以有轉圜的餘地。倘若人的情緒安撫不好,再簡單的事情都可能被刁難。
想要提建議來減少白做工的內耗情事,前提是安撫好老闆的心,這部份口說效力是薄弱的,用你的工作表現讓老闆認為你是站在公司立場、為公司著想的好員工,建議被採納的機會更高。若建議不被採納,也不會淪落為老闆的黑名單。
你的方案B
一個指令未見到結果就中此,對於組織上來說是種內耗,對經營上來說是成本虧損,這對老闆來說,是相當不樂見的情況。可能是老闆發現先前的指令是錯誤的方向,必須立即停止,重新調整。你認為員工們都在白做工,對老闆來說,他所要承擔的損失更大。
如果老闆老是下錯指令呢?此時若總是一味的聽話照做,也不是正確的工作態度。重點是,如果你只是跟老闆說:這是無效決策,最後大家都只會白做工。這並不是給老闆建議,是直接否決老闆的指令。
你要做的,是針對老闆想達成的目標,提供新方案選擇,只要你的心意是為公司著想,提出的建議是有建設性的,這就不是推諉卸責。倘若因此而招惹老闆的不悅,那麼這樣的老闆又有什麼好值得跟隨的呢?
結語
你提出的新方案建議可能不被採納,老闆叮囑還是堅持原來的指令,但有時是我們提出的新方案也不見得能解決老闆的問題。此時,還是只能回到聽話照做的模式,因為公司的成敗是老闆在承擔的,老闆自然擁有完全的決策權。
總覺得老是在白做工怎麼辦?既然不能改變老闆的指令,那就改變自己工作的心境,試著在老闆的指令中找到工作的樂趣,或許會有另一番新體驗。
總之,覺得老闆的決策是無效的,在建議之前,先確認自己摸清老闆的性情,在提建議時,要有具體的新方案,才不會讓自己被貼上難搞又不做事的標籤。
閱讀書單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