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不倒你的會使你更強大》在別人的故事裡,覓得勇氣的養分

by 夏夏
已發表: 最後更新時間

得知「2022楊斯棓醫師有獎徵讀書心得活動」的5月選書是《擊不倒你的會使你更強大》,直覺反應是:「終於出現較好啃的書了…」。

《擊不倒你的會使你更強大》由吳蕙瑜口述,王蘭芬撰寫。我很喜歡王蘭芬的筆風,先前已追蹤她。吳惠瑜是誰呢?

在開讀前,我先在臉書上搜尋這位看起來很厲害的女超人,她的臉書動態頁首寫著:
「科技專業經理人。最近送交友邀請的人比較多,如果你有看我的書,或是聽過我的演講,請發私訊以加快速度。」
這一小段話,讓人覺得親切,嗅不出科技高階主管的氣勢。

已入手的書還沒閱讀,演講也沒聽過,我按捺著點擊「加朋友」圖塊的欲望,先逛起了她的臉書動態,除了按讚、留言之外,也分享了二篇我喜歡的貼文。

就在同一時間,臉書下方欄位出現了通知,一查看……我的媽媽咪呀,居然是吳惠瑜發出的交友邀請。
心想:「這位總經理還真不擺架子,是因為這個特質才讓她如此成功嗎?」

帶著濃厚的好奇心,我開始閱讀這位奇女子的人生故事…

先解決最困難的事

5月2日與參加徵文活動的戰友相見歡,聊天的話題自然離不開5月選書。

我說:「書很好讀,像看故事書,但要寫讀書心得,相對更有挑戰性。」二人交流著已閱讀的段落的心得想法,得出的結論是:讀書心得不好寫 XD。

在意興闌珊的閱讀下,不知不覺地把書看完了。我問著自己:「有什麼心得呢?」,腦袋裡的想法是零散的。

「還是先來打個糖果,轉移思緒呢?」一邊滑著電子書瀏覽畫下的重點,心中小惡魔不時冒出頭來誘惑我耍廢玩樂,此時滑到書末,是吳惠瑜給職場新鮮人的備忘錄。

我盯著第 3 點:「無論多麼不願意,先解決自己認為最困難的事,工作效率自然會提高。」
打糖果的小惡魔便自討無趣地默默退下,取而代之的是解決困難的事,靠著床頭,我打開了筆電,開始書寫心得。

光是讚嘆稱羨他人的豐功偉業,對自己並沒有任何幫助,更有可能誘發負面思考:「啊,那都是人家 這樣那樣 或 那樣這樣,所以才能有此等作為…」

想要透過他人故事讓自己變得不同以往,就要有明確的實作才行。除此之外,也代表自己願意克服拖延、迎接挑戰的實作執行。

在吳惠瑜的故事分享裡,從童年賣唱幫忙賺錢、職場上的各類課題、女兒發展遲緩、家長會選舉不順及健康發生危機…等過往經歷,她所展現的態度從來沒有「好難,把問題先擱著好了」的想法,唯一的信念就是用行動力來面對問題、解決問題。

我猜想這或許也是她終於願意出書的起心動念之一,將她面對挑戰、破除障礙的信念渲染給讀者們,而我這位讀者,正在接收的過程中…

愛,建構了安全感

書裡每個章節最後都有一段「吳惠瑜心語」,其中之一是「購買奢華精品的快樂,遠遠不及爽快地將錢花在所愛之人身上。」我將之延伸解讀為「愛,並非建立在物質之上。」

童年的吳蕙瑜,家裡環境不好,甚至得跟豬爭搶睡覺的一席之地,但這些困頓的物質環境並沒有讓他們手足間變得斤斤計較或怨天尤人,很重要的關鍵是父母親給了孩子們豐沛的愛。

讀此書之前,我正聽著孜孜電子書裡馬儷瑜的《脈輪與身心平衡》,學到海底輪的能量對於安全感及歸屬感有著極大的影響。海底輪能量穩定的人對於新的事物及環境是呈現較自信且安定的狀態,而海底輪的發展年齡是我們在母親子宮孕育到出生一歲半的這段期間。

我猜想著,或許對吳惠瑜來說,那段期間她經歷了要被打胎及被送養的階段,每一次都很幸運地度過危機,而母親的感恩知足、父親的疼惜不捨及兄姐們的殷切期望這些愛的能量也因此傳達到她身上,童年時期辛苦賣唱的日子,在美味的餐點、台下的掌聲之中成了她喜劇童年的元素。

上個月選書讀了《密涅瓦的思考習慣訓練》,提到了教育的重要性;這個月讀了《擊不倒你的會使你更強大》,則凸顯出學齡前家庭教養的影響力。

吳家家境雖不好,但吳爸爸與吳媽媽在開源的管道上並不會逆悖孩子的性格而行,栽培了兒子學電吉他,因為兒子個性內向且要升學,就不會要求他也得要登台演出,可見吳爸爸與吳媽媽對孩子的愛有多濃烈。

隱惡揚善,昂首前進

閱讀過程中,我在不少段落旁註記了小字:「為什麼離開英特爾?」

讀完了書,還是不知道吳惠瑜為什麼要離開那個讓她成長許多、讓她有著亮麗職涯舞台的英特爾,只知道離開英特爾對她而言是痛心的。

不同於閱讀過程中的濃烈好奇,好奇到都想發出私訊詢問吳惠本人。而看完書的我已不再好奇她究竟是什麼因素離開英特爾,並解讀了為什麼書中沒有提到這一段。

有一些痛,任憑如何安撫都不會消失,或許夜深人靜時它會冒然地浮上心頭,但只要我們在前進的路上,對心痛的忍受力也會隨之提升;更甚者,是成長的養分讓傷口結痂。

無論是暫時的淡忘傷痛或傷口結痂,回首談論對於當下的自己並不見得是好事,所以不會提到這一段。

也猜想著,吳惠瑜離開英特爾時百感交集的心情,在她的感恩惜福態度下,淡釋了曾經的負面情緒。樂觀正面的她善用了離職後的時光,做了她想做的事,並在日後的職涯戰場上,逐一掃蕩離開英特爾時留下的副作用。

這些,是閱讀後的自我解讀,正好四月中旬工作上出現了非戰之罪的危機,也斷捨了一段情誼,對人性也產生了質疑。但對比吳惠瑜當時被換將、被迫離開英特爾的狀況,我突然覺得釋懷了許多。

同是業務領域的我,在工作挫折中產生的不安,在這時被穩穩接住了,進而思索出工作上可以執行的因應之道,更萌生過往所沒有的勇氣面對危機。就像書裡說的:「活得更好,就是對陷害你的人最好的回應」。

至於回不去的情誼,我感恩對方在我青春時期的相伴相知,面對未來截然不同人生課題的我和她,都要學會自己面對自己的人生,難以再結伴相行。

結語

吳惠瑜的故事,總讓我不自覺地想起吳淡如,年近花甲之年的吳淡如在事業領域上四處飛行、Podcast 每天更新、運動體能上可以跑全馬,還有照顧著她的家人,對我來說,她們就像是女超人一般,只能遠觀地發出一聲又一聲的讚嘆。

但如果只是這樣,閱讀就失去了最精髓的意義,職涯前輩們的無私分享,冀盼的不會只有讀者的讚羨,而是後續的影響力。從覺得「別人的人生故事很難寫心得」,到此時感想泉湧的書寫,都是閱讀影響力的印証。

凡擊不到你的,會使你更強大!閱讀強者的人生故事,則會讓人更有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