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的不理解,是世界最遙遠的距離

by 夏夏
已發表: 最後更新時間

我們看到同一個問題,卻有不同的答案。哪一個答案才是合理的? 掌握文本中的客觀訊息,藉由提問整理脈絡,避開主觀投射的認知,才能推導出合理的結論或答案。 有識字能力,就能閱讀;但能閱讀,不代表一定能理解。 「你就在我面前,我卻看不到你」,能否理解才是關鍵。

有識字能力,就能閱讀;但能閱讀,不代表一定能理解。

《閱讀素養》

有一回演講,我設計了一個情境讓在場聽眾體驗一下,每一個人閱讀同一篇文字後,理解的差異有多大。我們來看看下面這情境:

有一個男同學很喜歡學校裡美麗又有氣質的校花,而且暗戀她許久。在身邊同學不斷鼓勵和慫恿下,他決定寫一張卡片給她,卡片上是這麼寫的:
「世界最遙遠的距離是我就在你面前,而你卻不知道我愛你。」

這個女同學拿到卡片之後,在原來的卡片上寫了另外一句話,第二天還給那位男同學。她回給男同學的是:
「世界最遙遠的距離是你就在我面前,而我卻看不見你。」

根據文本,請問這個女同學對這位給她卡片的男同學態度為何?你的理解是什麼?如果提供下面的選項,你會選哪一個?

(A) 喜歡
(B) 不喜歡
(C) 有禮貌
(D) 看不起

這張投影片一播放出來,一位聽眾馬上舉手,我不知道這內容是否勾起了他什麼回憶,我還沒點他,他立刻斬釘截鐵的回答 (D)。我好奇的問他為什麼如此確定答案是 (D),其實當時我有點擔心他開始講什麼過去的往事。不過他沒有,而是先用國語提醒大家:題目是「你就在我面前,而我卻看不見你」,接下來改用台語帶著如當事人的口氣說:「『看不見你』就是說『看你沒到』、『看你不起』、『看你沒有』的意思,所以答案就是 (D)。」當下在場的聽眾都笑開了,夾雜著鼓掌的聲音,我也覺得這答案太有趣了。因為當我們頭腦裡的語言系統不一樣時,看著同樣的文字,就可能有不同的理解。

這時有人認為選「(C) 有禮貌」才是正確的:女同學願意回訊息,而且不出惡言,為男同學留了情面,就是一種禮貌的行為,因為她也可以選擇不理他。這回答是很好的論證。

也有人選「(B) 不喜歡」,理由是視若無睹,把他當空氣一樣,如果喜歡就會留下不一樣的訊息,例如手機號碼、Line、email 或下課麥當勞見,不要被老師看見…之類的。

還有一位男性聽眾選擇「(A) 喜歡」——其實我在不同演講或工作坊中舉這個文本為例的時候,選 (A) 選項的超過九成是男生,而且都是年輕男生。我當時好奇就問這位男聽眾,為什麼大多數人都不選 (A),而他獨中意這個答案。

他拿起麥克風慢條斯理的說:「你看,這女孩子回答他『世界最遙遠的距離是你就在我面前,而我卻看不見你』,這女孩子用這句話提醒那位男同學,如果你喜歡我,但是沒有表現出來,我就看不見。所以這女孩子是有喜歡這男同學,所以鼓勵他要表現出來啊。」

話一說完,全場的女生又是一陣大笑,不少人還摀著嘴巴忍住笑聲一直搖頭,我馬上開玩笑般問了一位摀嘴搖頭的女生說:「你們為什麼要笑得這麼誇張啊!」這位年輕女性聽眾接過麥克風:「男生都自我感覺良好,又愛腦補!」在場的女生又泛起一陣爆笑,還頻頻點頭,好像這答案說出了女性的共同心聲。當下我忽然想起了一本書名:《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

「你們認為這問題到底哪一個是正確答案?」我再一次詢問現場的朋友,此時大家交頭接耳,但沒人提出答案。忽然有一位男性聽眾舉手,我將麥克風交給他,這位聽眾很客氣的說:「這問題我目前沒有答案,但是我有問題想問。」太好了!我心想,終於有人不是急於回答問題,而是想先提出問題。

一般情況下,我們看見問題後不太會再提出問題,因為頭腦忙著想答案是什麼,而且會擔心答錯怎麼辦,這是一種被過去考試制約的心智慣性。對於思考問題、探究答案,往往要藉由許多問題來釐清眼前所見,這正是批判思考與獨立思辨的基礎。

面對這位想提問題的聽眾,我與現場其他人一樣,很好奇他想問什麼。他以帶著一點緊張的聲音說:「我的問題可能很好笑,但是我還是想問。」問題還沒問出來,已經引來一小陣笑聲。我說:「沒關係,歡迎你提出問題。」

這時他問出一個重要的問題:「請問故事中這兩個人,有沒有人真的看不見?」他話音一落,全場發出當天最大的笑聲,而且大家前後左右頻頻交頭接耳。

但是有趣的事發生了,笑聲逐漸退去,取而代之的是此起彼落的「有可能喔」、「不可能啦」的低聲討論。一位聽眾說:「不可能看不見,如果看不見,她怎麼能在卡片上寫下那段話?」許多人點頭認同,認為這理由強而有力。

但不到兩秒的時間,隔壁另一位聽眾馬上回說:「卡片上的字,說不定是女生請同學幫她寫的啊!」現場又是一陣騷動,隱約中聽到有人說:「對喔!我怎麼沒想到!」因為無法排除這可能,四個選項外的第五種可能性出現了,它讓原本如青春喜劇的情節,忽然有了韓劇般的高潮轉折。

當現場籠罩在情境理解上發生歧異與無法選擇答案的焦慮,卻又覺得很有趣的複雜氣氛中,我接回麥克風:「剛才兩位的對話,剛好示範了我們是如何透過個人的經驗與知識為基礎,將不確定的內容建構成為我們認為合理而可以接受的結果,這是理解的過程,卻也是誤解發生的過程。

要探究合理的答案是什麼,我們必須重新去理解這個問題和文本的關聯性,這背後需要依靠統整、推論、形成上位概念或核心概念。而這過程最重要的是提出問題,藉由問題打開並解構我們所看到的內容,成為訊息和呈現其關聯的脈絡。

由此來看,剛才這位認為自己問出一個好笑問題的聽眾朋友,才是當時在場唯一一位真正嘗試去打開文本,從文字所傳達的情境條件與訊息中,掌握隱身其內,可能存在合理推論卻被忽略的條件,或文字未直白說出的事情。如英文所言「In between the line」,也就是中文說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往往是更深刻理解的關鍵。

我在設計這內容時,原本就是故意要讓每一個答案都有被選的條件,藉此更進一步探討閱讀歷程中值得反思的情況。

文本中的字詞、語句、影像與數據等,是客觀存在的訊息,但是讀者閱讀時往往依主觀條件投射其意涵,造成理解上的差異。例如「工作」這個詞,我們可以在字典中查出客觀的解釋,但是每個人的經驗導致對「工作」的感受與認知不同,有些人光看到就自動覺得累了。

我有一位朋友每次談起他正在進行的設計案,總是充滿熱情與使命,因為工作就是他實現夢想的場域,我相信他看到「工作」這兩個字,從認知到生理與心理上的感受一定與之前那位不同。

又例如「考試」,喜歡考試的人不多,不過考試這個詞本身代表的只是一種評量檢核,沒有正面或負面的意思。我們對考試有好惡的感受並非來自這個詞本身,而是我們在求學過程中因考試帶來巨大壓力的集體記憶,或對它扭曲學習內涵所產生的反感。

再拿一個更清楚的例子,「藍」和「綠」原本只是眾多色彩中兩個顏色的名稱,曾幾何時,因為兩個政治陣營旗幟上的主色調,形成代表雙方的「意符」(signifiant),成為台灣社會最難調和的色彩。

文字和語言是傳達訊息最普遍的工具,具備辨識文字和使用語言的能力,讓我們能夠讀文字、聽語言,但是能否理解才是關鍵。而且在理解的過程中,如何認知我們閱讀的內容,如何以經驗去同理,相對以何種知識來判斷……,凡此種種在我們頭腦裡心念流轉與意義建構的運作,就和眼前我們正在閱讀的事物一樣,都等待我們去理解。

或許,「不理解」才是這世界最遙遠的距離……


** 本文經作者同意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