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尼采是獨角鯨》認清人類思維謬誤,學習動物般的平凡幸福

by 夏夏
已發表: 最後更新時間

讀《如果尼采是獨角鯨》,為尼采而讀,為更幸福而讀,為好奇獨角鯨而讀。但這本書卻不談尼采、無關幸福,更看不出尼采與獨角鯨的關係。我被書名騙了嗎?或許是,但也因此踏入了有趣的動物世界,讓我不自覺地一頁接著一頁讀下去。

如果尼采是獨角鯨
賈斯汀.葛雷格著,王瑞徽譯
平安文化/皇冠文化

萬物之靈的人類

尼采對動物幸福的描述是:

想想牛群,嚼著草從你身邊經過。牠們不懂昨日或今日意謂著什麼,牠們四處蹦跳、進食、休息、消化,然後又蹦跳起來,就這樣從早到晚,日復一日,受到當下時刻及其快活或不快活的束縛,因此既不憂傷也不無聊。這是人類難以直視的景象,因為,雖然他自認比動物高等,因為他是人,但他還是忍不住羨慕牠們的幸福。

尼采覺得動物「受到當下時刻及其快活或不快活的束縛,因此既不憂傷也不無聊。」透過作者在書中所呈現的動物世界,喜歡尼采的我在此刻居然不認同他的這個說法。

「萬物之靈」這個詞,出自《尚書.泰誓上》:「惟天地萬物之母,惟人萬物之靈」。作者從 24 萬年前的千葉期歷史開始,追溯人類的智慧在演化過程中的重要性。動物做不到這些,所以自許人類是萬物之靈。

《荀子.王制》:「水火有氣而無生,草木有生而無知,禽獸有知而無義,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荀子把天地萬物分為四類,第一類是水火,水火有氣但是沒有生命;第二類是草木有生命,但沒有知識、沒有智慧;第三類是動物,動物有認知方面的功能,但是它沒有禮義廉恥所確立的倫常關係;第四類便是天下最貴的人類。

有寵物的人,或者喜歡收看 Discovry 或「國家地理頻道」這類動物節目的人,他們會發現,動物間的愛與智慧,常常超乎人類想像。

朋友小午買了新房,我去參觀,看見角落的貓砂盆後,我躡手躡腳地四處探頭探腦。小午問我在找什麼,我指著貓砂盆:「找貓咪,牠很害羞嗎?你知道牠的藏身之處嗎?」

貓咪害怕時,牠的藏身之處繁多的、隱密的讓人無法想像,到現在我常疑惑,在我遍尋不著家中的貓咪時,牠們究竟藏身於何處?對這個家最了解的人,不是我這個萬物之靈嗎?

小午指著房內開啟的一小縫氣窗:「牠逃走了。」
我張嘴驚呼:「然後呢?」

小午:「從 10 樓跳下去居然沒有死。我和送養人繼續誘捕牠,花了一個多禮拜才抓到牠,送去動物醫院檢查並結紮後,原地放養。」

小午遞給我一杯水,喝了口水繼續說:「當初送養人抓到牠時,獸醫說牠大約十個月大,牠自由慣了,無法安居在這小小兩房屋裡,所以我們把牠帶回最早抓到牠的地方,原地放養。或許對牠來說,是最舒心的生活方式。」

一隻習慣在外自由奔跑的貓,被圈養在兩房大的屋子裡,為了自由,即便四處是牠陌生的高樓建築 ,牠依舊勇敢一試。動物的智慧或許沒有人類如此高等,但在動物的世界裡,牠們有著屬於牠們的倫理與秩序,那些並不是萬物之靈的人類所能懂的,除非我們願意去了解牠,就像讀這本書。

幸福的極大化

幸福的極大化是不是生命的終極目標?作者說是,我也同意。為了追求幸福的極大化前,我們不停地思考、不斷地探索,讓我們處於一個進步的狀態內。相較起 24 萬年前千葉期的原始人類,現在的人類不僅有華衣蔽體,可以飛天遁地,一條網路線串起全球的連動。

我們真的比較快樂嗎?我望向深秋時期開始臥躺在我床上睡覺的貓咪、作者養的雞及書名提到的獨魚鯨,在我們享受進步的體驗中,快樂指數是否隨之提升呢?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但可以確定的是,當人類停止運用智慧追求發展時,動物們會更快樂。

Covid-19 肆虐全球,全球間的連動減少了,在家隔離政策讓人類窩居在室內,鮮少出來外面互動,更別說是旅遊探索。那段期間,人類處於各式不便的痛苦之中,但動物卻因此變得活躍,許多山林原野間都出現了平常無法看到的動物出沒,就連天空也變的更為澄澈靛藍。

自然反應凌駕於智慧之上

作者說他不殺動物,連小蟲子都不殺,但他會拍打叮人的蚊子(詳情請看書)。讀到作者愛動物的篇幅時,我想起的是想叫那些高倡不殺生的狂熱宗教茹素者讀讀這本書,讓他們見識什麼才叫做真正的「愛眾生」。

這樣的想法隨著這本書的閱讀推進而作罷。作者說,他不是素食者,他養雞,也給雞隻們取了名字,但他會吃雞肉漢堡。他不會吃家中的雞,家中的雞若死了,他會安葬雞,在埋雞的土堆處放上花圈,幫雞辦個喪禮。

作者說:「 我的辯解是,因為雞都變成了肉餅,這時擔心牠們的幸福水平已太遲了。我並沒有一以貫之的道德框架可以全面概括我和動物的關係,甚至有時候,我的信念相互衝突,而且看似虛偽。」

很多時候,人類的智慧並沒有發揮它的作用,如果有,我們更常給出的回應是覺察回應,而非自然回應;如果有,我們更能一以貫之執行我們的想法。然而沒有,就像 如何對待動物,我們都有自己的想法,但多數想法並非經過仔細思考或出自道德考量,我們多半是從周遭的文化中學會對待動物的,無論是社會或家庭。我們生活在未經檢視的規範之下,一切都沒有道理可循,明白了這點,可以少去很多的爭論。

為什麼要吃素?它就只是呈現了那個吃素的想法與做法,如此簡單而已。若是運用人類的智慧,將之加上許多科學論點或道德考量,比如環保因素或尊重生命,就會招來更多其它立場的論辯,一場唇槍舌戰就此展開。

結語

作者在前言提到,如果尼采是獨角鯨,或許就不用經歷生命裡的精神崩潰,簡單一點會更好。

人類的智慧讓我們可以深入思考事物的本質,也讓我們走向進步,但這樣的智慧真是值得推崇的嗎?獨角鯨正歷經生存危機,這正是理解人類思維謬誤的關鍵。

這本書看似鼓勵人類簡單生活,學習像動物那樣正常的生活就好,實則引發人們進行反思:如此善用人類智慧對人類、動物,以及這個世界,真的是好的嗎?


訂閱電子報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填寫以下表格訂閱電子報,也歡迎追蹤 FB 及 IG 接收最新動態。
有悄悄話要對我說嗎? 👉 連結

* indicates required
填寫你的電子郵件

Intuit Mailchi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