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閱讀關於靈性成長書籍已逐漸養成習慣,分享昨兒讀到的內容:
有智慧的人,當他遇到苦或煩惱的境界時,他會遮擋一下,不讓那個苦直到到他的心裡去。 能擋一下,是有智慧的人;沒有智慧的人,就讓苦好像宵小闖空門一樣,直揭闖到內心裡來刺傷他的心。
《光師父說心經 1 從此岸到彼岸》
當別人給我們苦的時候,我們怎能一點保護自己的能力都沒有呢?
比如人家罵你或惡言中傷你,為什麼就讓那句話直接闖進心裡,連擋一下的功力都沒有呢?為什麼要把罵你的話聽得那麼清楚?如果是一個外國人講你聽不懂的話,就算他罵你,你也聽不懂,還會起煩惱嗎?
轉念雖不是一瞬間就可以轉出來,經過一次又一次的訓練,便會發覺自己改變了。
自我覺察與自我叩問
昨兒一件小事,讓我很直覺地生起妒意,還好有自我覺察到情緒變化,沒讓妒意在心裡上演小劇場,妒火不僅沒有熊熊燃燒的機會,反而在自我叩問下被消滅。
負面情緒出現時,我會進行 3-10 次的深呼吸。吸氣十秒、憋氣十秒、吐氣十秒,透過有意識的數秒深呼吸,讓自己平靜下來,接著叩問:
- 這是什麼情緒?
- 為什麼有這個情緒?
- 接下來想怎麼做?為什麼?
這段過程若能用紙筆寫下來,更有助釐清自己糾結的思緒。
自我叩問,就像心靈警報器,當情緒宵小成功的闖入心房,深呼吸及叩問就是啟動心靈警報器,驅走情緒宵小;若警報器失靈,就要趕快報警,求助於其他管道,揪出情緒宵小,讓它無所遁行。
善思念的訓練
轉念,是讓自己擺脫情緒糾纏的關鍵,重點在於,情緒生起時,要如何讓自己轉念呢?
透過寫日記讓思緒沈澱
我的轉念訓練方式是寫日記,藉由寫日記的過程中去釐清事件中潛藏的情緒。
比如:同事在辦公室聊天的聲音太大聲,影響我的辦公效率,我翻了白眼、斜睨對方一眼,無奈的嘆口氣,隨即拿出包包內的降噪耳機,藉由輕音樂來阻隔吵嘈。這類情形在開放的辦公室時常出現,我通常會離開辦公室回家辦公,若是當下的工作只適合在辦公室完成,則是出動降噪耳機應對。
這跟轉念練習有什麼關係呢?
在夜深人靜時,只有自己與眼前的紙筆,回憶當時的情境,因為已事過境遷,當時的心情感受已被淡釋,此時更能客觀的審視自己,在那當下的自己是什麼情緒?是煩燥?是無奈?還是生氣?釐清情緒的種類之後,再細想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緒。
- 因為工作效率降低而煩燥?
- 因為那樣的情形履見不鮮而無奈?
- 因為那些人無視其他同事的行徑而生氣?
《轉念的力量》提到:「世界上只有三種事:自己的事、別人的事、老天爺的事。」當自己陷入執念時,先釐清這是誰的事, 如果是我的事,我能做什麼來改善現況?一旦把念頭拉開,我們就能理性看待這件事,才能在自我叩問後,做出對自己身心靈有益的抉擇。
靜坐
透過靜坐的練習可以讓人尋得平靜與找回自我。若沒有靜坐的習慣,可以依照下列步驟來學習:
- 舒服地坐在椅子上,雙腳踏地,手掌則放在膝蓋上。閉上眼睛,自然地呼吸。
- 花幾分鐘時間感受呼吸的節奏和身體的起伏,並專注於每一次吸氣和吐氣。
不要試圖改變呼吸,只要用包容與同理的心去觀察它,接受它本來的樣貌。
- 覺察背部靠在椅子上、雙腳放在地板上的感受。覺察身體各個部位的感覺,以及皮膚感知的溫度。不必試圖讓任何不適感消失,也不必關注這些不適感,只要帶著包容與同理心,去觀察並溫柔地接受就好。
- 繼續觀察你的呼吸以及身體。有任何想法和感覺出現時,就一樣帶著包容與同理心來感受它們,不要試圖推開或抓住這些感覺,也不要做任何判斷,只要持續觀察即可。
- 睜開眼睛之前,讓自己繼續多觀察幾分鐘,不要做任何批判。睜開眼睛時,用相同的同理心去展開你一直拖延的工作。
在靜坐之前,我喜歡默唸一行禪師的一段話做為靜坐的開工儀式:
吸氣,我知道 我正在吸氣。
摘自《間隙》
吐氣,我知道 我正在吐氣。
吸氣,我發現 我吸進的氣息愈來愈深。
吐氣,我發現 我吐出的氣息愈來愈慢。
吸氣,我平靜下來。
吐氣,我感到自在。
吸氣,我微笑。
吐氣,我釋放自己。
吸氣,我活在當下。
吐氣,我感受到這是個美妙的時刻。
靜坐之前,輕鬆唸一遍。日後漸漸記熟,默想著,靜坐時會格外安定。
結語
閱讀此文的你是個熱愛閱讀或持續學習的人嗎?透過閱讀與學習,我們除了增進知識與技能,讓自己變得更有智慧,也是多數人所冀盼的。如同 《光師父說心經1 從此岸到彼岸》提到的, 轉念雖不是一瞬間就可以轉出來,經過一次又一次的訓練,便會發覺自己改變了。
你如何訓練自己轉念呢?跟我分享你的做法吧! (點此分享)
訂閱闆娘電子報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填寫以下表格訂閱電子報,我將與你分享這一週生活的美好,同時提供本週精選文章連結,讓你可以在零碎時間裡,更快地找到主流文章傳送門。也可以追蹤我的粉絲專頁及 Instagram 接收最新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