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國遍路》在行走中的旅程裡進行心靈沈澱

by 夏離
已發表: 最後更新時間

自從參加 2022 年楊斯棓醫師有獎徵讀書心得活動開始,每個月都會獲得三本贈書,從三月至今已收到楊醫師寄來的 15 本贈書。

因為不是自己因需求或興趣買的書籍,這些書對我來說都是純休閒的書籍,大多是利用睡前放鬆時分來閱讀,同時也協助我戒去睡前滑手機的習慣。

同步閱讀中的書有《X-經理人的奇幻管理學》《給下一個科學小飛俠的37個備忘錄》《草莓與灰燼》《國學潮人誌2》《創新有理》《我在飛機上學會的事》《四國遍路》《這一生你為何而來》等書,邊境解封在即,加上日圓走跌,日本成了解封後呼聲最高的旅遊國家,如果你想來段不一樣的旅行,不妨看看林娟的《四國遍路》。

四國遍路
四國・遍路
林娟著,大大創意

懷抱懺悔心的遍路開祖

四國遍路是指巡拜四國八十八箇所,四國八十八箇所則是對日本四國島境內88處與弘法大師有淵源的靈場之合稱,也稱四國靈場。

第一個遊走四國的人

伊予國松山南方荏原有位村長叫衛門三郎,他在村內壓榨村民,讓村民生活於水深火熱之中,是大家眼裡的惡人。當時弘法大師托鉢修行至此,三郎驅趕大師離開,隔天大師再來,再遭三郎趕走。大後天大師再來,三郎繼續趕走大師,如此持續到第八天,三郎不僅口出惡言辱罵,還用掃帚打破了大師的鉢,大師於是黯然離開。

三郎有五男三女,共八名兒女,在三郎趕走大師之後第二天,由長男開始,每天死去一個,到第八天全部死去。三郎終於明白自己的罪孽心有多重、打算向大師懺悔。

為了見到大師,開始了巡遊四國,這是為遍路的雛形。第一次巡拜,三郎沒有找到大師,接連著 20 次的巡拜都無法遇到大師。第 21 次巡拜,三郎決定由第 88 番開始逆走,當他走到第 12 番燒山寺的中腹急坂時,已經筋疲力盡,處於將死狀態。此時,

大師出現了,大師對三郎說:「你已經很努力了,你的罪孽已經全部洗清,現在你還有什麼心願呢?」 三郎對大師說:「很對不起!我知道自己之前做村長時令大家生活困苦。如果有來生,希望成為一位賢主,施行善政來救助他人。」

大師拾起路上的小石,寫上「衛門三郎再來」交給三郎,之後三郎就去世了。大師為三郎立墓,用三郎的杖做墓標,該墓標後來成為杉木,佇立於燒山寺往大日寺的路上的「杖杉庵」。

數年後,伊予國主河野家的長男誕生,但左手卻不能打開。在去了附近的安養寺祈願之後,左手終能打開,而手裡就握有寫著「衛門三郎再來」的小石。此長男後來做了領主並施行善政,受到人民的愛戴。安養寺後改名為石手寺,成為 88 所靈場的第 51 番札所、小石被該寺視為寺宝妥善珍藏。衛門三郎的家則成為別格靈場第 9 番。

這段傳說讓衛門三郎成為四國遍路的開創始祖,也因他在逆行巡拜路程中才找到弘法大師的故事,有逆行遍路比順行遍路多三倍功德的說法。

懺悔的覺察

讀到遍路開祖 – 衛門三郎的故事時,對於三郎懷抱懺悔、不停地巡拜於遍路中尋弘法大的堅毅,我深感動容。也試想著,若是人生因自己的過錯而遭逢喪親之慟,是否也能如此堅毅地為懺悔付出行動?

也猜想著當時這故事定是十分令人動容,才有第9番格外靈場供奉衛門三郎之像,及第77番道隆寺衛門三郎跪拜於弘法大師的立像。

人無法隨心所欲地行走於四國遍路上,但感恩或懺悔的真摯心念卻能在當下就開始,這是遍路開祖 – 衛門三郎帶給我的思考,於是我在每晚睡前冥想後的感恩,融進懺悔。

人生即是遍路

林娟行走於遍路時,會遇到其他行者,因語言的緣故,大多擦身而過、各走各的。有時候,會在其他途中或休宿地,重逢曾相遇的行者,彼此就會簡短交流,然後再依各自的計畫繼續行走。有些行者跟林娟一樣是獨自行走,他們或許會結伴而行一小段路,然後因為各自腳程與體力的差異,走著走著又回到獨自行走的情境。

這像是人生中遇到的各種人,有些人只是匆匆一瞥,比如在影城內看著電影一起大笑的鄰座陌生人、或在餐廳、咖啡館裡併桌求方便的人。有的人會陪伴我們的人生一段路,像是讀書時的同學、補習班裡的考友,或同一單位的同事,這些人會隨著人生階段的不同,不再於自我人生中綻放他們的火花。

在遍路上的行者,不與他人比較腳程、配速,連行走路線的選擇也是各有千秋,因為只要陷入與他人的比較中,或模倣他人的速度,都有可能造成體能上的傷害。回視自我人生,若也能有行走遍路的心境,不與他人比較,對超越自己的其他行者予以注視及祝福,在人生的這場無限賽局上,該能走得更順心。

會兌現的承諾

《四國遍路》書中第九章節「堅定的承諾」裡,讀到暖心的故事,卻也讓我覺得感慨。

因為日本當地的時空因素,習慣前 2-3 天才安排住宿地的林娟差點露宿街頭,幸好最後訂到一間民宿,為此還得繞路前去,多走二個多小時的路才能抵達。不料抵達民宿時,民宿卻沒人,不懂日文的林娟看見附近有一男大生正蹓著可愛小柴犬,便用英文請託,透過男大生與民宿主人進行電話聯絡。

更嚇人的事在後頭,民宿主人表示並沒有收到林娟的訂房資訊,人趁著假期出遠門了。林娟心想完蛋了,男大生與民宿主人溝通林娟的處境,民宿主人表示會回去民宿,但要稍等約半小時,林娟自是心懷感激的安靜等候。蹓狗的男大生表示要先將可愛小柴犬帶回家,再回來找她,擔心受怕的林娟也只能點頭同意,獨自一人在僻鄉間等著民宿主人及男大生。

有句話說:「職場如後宮」,在職場待久的人對於人與人之間的口頭承諾,多半不具有信心,更惶論蹓狗男大生與民宿主人與林娟沒有任何的關係。讓人暖心之處就在這兒,在毫無利害關係之下,男大生有回來找林娟,讓不懂日文的她多了點安心感,後來民宿主人也回來了,之後還有許多貼心的舉動。

這篇故事傳遞了人心的溫暖,讓我覺得感慨的是,曾幾何時,人與人間的承諾似乎成了「你說說,我聽聽」,誰也沒特別當一回事地看待它,也回想著自己有哪些說說聽聽的經驗。我或許無緣走在遍路上感受人心的溫暖,但卻在此時在心中種下信守承諾的秧苗。

觀點與想法

這本書帶給我的另一改變是,重拾過去手寫賀卡的習慣。

在智慧型手機還不普及、大家不賴來賴去的往昔,我總會給朋友寄上手寫賀卡,即使是同公司的同事,因不知他家地址,也會貼上郵票讓賀卡透過郵差送到公司。

曾有朋友在收到賀卡時專程致電表達感謝時說:「我以為信箱只是收廣告 DM 及帳單的作用而已,沒想到居然有生日卡,還是手寫的。」也有朋友拿了鞋盒,收藏著我寄去的賀卡,放進今年的賀卡時,再回味去年的賀卡內容。

這樣的習慣什麼時候中斷了?大約是母親確診癌末時日不多那時,也是智慧型手機逐漸取代傳統手機的時候。認真想想,也約有十年上下沒好好的寫過賀卡。

《四國遍路》裡提到「納札」,簡單來說就是傳遞有溫度的感恩與祝福,不僅是心意,也是行動表示。科技進步帶來了便利,連祝福也講求迅速,然而貼圖訊息或電子賀卡只能傳達意思,雖沒有溫度,真正有溫度的是聲音的語調,或手寫的文字。

我立馬拿起賀卡,給離今日最近的壽星寫了生日賀卡,但願不是閱讀後的三分鐘熱度而已,通訊錄名單的星座排行,天秤座名列前三,應該足量讓我找回這個習慣才是。

十月第一個壽星賀卡
📣 有悄悄話要對我說嗎? 👉 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