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成功有約》01- 真正認識自己

by 夏夏
已發表: 最後更新時間

正式進入這本書時,一開始的幾個問題便牢牢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列舉幾個如下:

你有沒有遇過這樣的問題?

我又開始減肥了,今年以來這是第五次。我自知體重過重,而且很想做點改變,我讀了所有相關資訊,訂立目標,給自己打氣,建立正向思考,告訴自己我辦得到。但,就是不成!幾週後,我放棄了,我就是欠缺動力,老是半途而廢。

十幾歲的兒子進入了叛逆期,我用盡方法都不能讓他聽話,我該怎麼辦?

我很忙,非常非常忙,但有時不禁自問:現在做的事,長遠來看真能帶來任何改變嗎?我很希望生活過得有意義,因為我 ~ 一切都能變得更好。

看到別人有所成就,或獲得某種肯定,表面上我會堆出一張笑臉熱忱的恭賀他們。可是,心底卻難過的不得了。為什麼我會有這種感覺?

我知道自己常常強人所難,與人交際時我幾乎都想控制結果;許多時候,我甚至會操控他人依照我的方式解決問題。我會深入思考每個狀況,我真的覺得自己想出的點子是對大家都有利的,但我就是感到不對勁,總是很想知道別人怎麼看我,怎麼看我提出的點子。

我的婚姻已經變得平淡無趣。我們並沒有惡言相向,更別說是大打出手,只是不再有愛的感覺。我們請教過婚姻顧問,也試過許多辦法,可似乎就是無法重新燃起愛情火花。

我希望孩子們養成勤快的習慣,但是每次要他們做點事,都得時刻在旁監督著,還得忍耐他們不時發出的怨言,結果還不如自己動手來得簡單。為什麼孩子們不能自動自發、快快樂樂的處理自己的事呢?

我們往往言不由衷

作者用自己的小孩為例:他的小孩在校成績不好,打棒球時往往球還沒投出他就已經揮棒,往往招來同學們的訕笑。

作者夫妻倆企圖要用正面積極的態度來激發孩子的自信心,鼓勵孩子:「加油,你可以辦得到!」只要孩子稍有進步,他們便讚美他,以增強他的信心。如果孩子遭受到譏笑,他們會跟對方說:「不要笑他,他還在學習。」然而狀況並沒有改善,夫妻倆也看得出一切的努力對孩子的自尊反而是個打擊。

後來作者夫妻終於體認到,他們對兒子其實是言不由衷的,他們承認在內心深處,的確覺得兒子是不如人的,所以無論他們的態度與行為表現得多麼願意幫助他 ,效果始終有限,因為表面的言語終究敵不過真正傳達的訊息–你不行,你需要父母的保護。

他們了解到,他們的付出是為了自己的社會形象–在他們的心目中,孩子的表現會讓他們有失顏面;他們重視如何扮演好模範夫妻的角色形象更甚於對孩子的關心,反而忽略了孩子本身的幸福。因為好面子,使他們對孩子的愛有了條件,造成他的自我評價低落。此時他們才覺悟,要改變現狀,就得改變自己要改變自己,先得改變我們看待外界的觀點

他們決定由自身開始,不講究激勵技巧而著重於調整內心真正的動機與對孩子的看法,他們不再企圖改變孩子,而是從客觀的角度去了解他,找出他獨特的個性與特質;不再拿兒子跟他人比較,也不再插手許多事,讓他自由發展,相信他有能力可以應付人生的挑戰。

幾個月過去,孩子漸漸有了信心,也肯定自己的價值,終於以他的速度與步調發揮他的潛能,不論是學業、運動或是社交場合,他的表現都相當傑出。

見聞決定行為

作者提到,在我們每個人腦海中都有許多地圖,大致上可以分為兩類:一是關於現實世界的,一是有關個人價值判斷的。我們以這些心靈地圖詮釋所有的經驗,但從不懷疑地圖是否正確,甚至於不知道它們的存在。

我們理所當然的以為,個人的所見所聞就是感官傳來的訊息,也就是外界的真實情況。我們的態度與行為又從這些假設中衍生而來,所以說,個人的所見所聞決定了他的思想與行為。

作者在書中用二張圖做為有關心智與情感的測驗,那是作者就讀哈佛企管學院時接觸的實驗,當年那位教授藉此說明,不同的人對同樣一件事會有不同的看法,並且都能成立。這無關乎邏輯,而是心理因素使然。

教授先把兩疊卡片發給教室兩邊的學生,分別為下列圖一及二圖,在觀看10秒鐘卡片之後收回卡片,然後在投影幕上打出兩者重疊後的圖片(圖三),並要全班描述所看到的。

結果,事先看過圖一妙齡女子像的學生,在看到圖三後認為那是妙齡女子;而看過圖二老婦人像的學生,則說圖三是老婦人。兩群人認知明顯的不同,經過一番討論後大家才接受對方的觀點。但基本上,他們接收的還是一開始看到的圖片所得到的印象。

這個試驗說明了思維是行為與態度的根本,我們的一言一行都脫離不了思維的影響,它會強烈影響我們與人互動的方式。

真正卓越的人生,少不了正直的生活。

美國生物學家及教育家喬丹 (David Starr Jordan)

觀點與想法

第一次讀《與成功有約》這本書時,身為業務的我對於上述摘錄出來的第 4 點問題超有感的,看著別人有輝煌的業績、絢爛的舞台,但心裡多少就會有不是滋味的感覺,哪怕是有私交的同事上台領獎,心裡也有種類似惆悵的情緒。我當然是真心為好同事們的表現感到開心,那股不是滋味的感覺也不是嫉妒,是種很難以形容的陰灰感受。

於是這本書便緊緊地吸引了我的注意力。這次再重讀此書,可能是人生歷練不同的緣故吧,對於書裡條列的問題不再有「叮咚」的感受,這是「認識自己」的成果嗎?

而針對妙齡女子與老婦像的篇章,在大學修心理學時就曾看過這些圖片,自然知曉不同角度看事情會有不同的見解。網路上也有類似的圖片(如下方圖庫),我對這些圖片的解讀是:眼見不一定可以為憑、現象不一定代表真相。你覺得呢?

文章一開始提到的幾個問題,有幾個是讓你有同感的呢?歡迎與我交流


訂閱電子報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填寫以下表格訂閱電子報,我將不定時分享生活中的觀察與閱讀追劇時的體悟,這是專屬電子報訂閱者的內容(發信頻率一週至多一篇)。並提供熱門文章連結,方便你可以在零碎時間裡,找到文章傳送門。(歡迎追蹤 FB 及 IG 接收最新動態)

* indicates required
填寫你的電子郵件

Intuit Mailchi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