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媽媽疏離中》在相愛相殺的關係中看見真愛的影子

by 夏夏
已發表: 最後更新時間

書裡的作者序提到:「 我曾經想過,如果有一天能夠成為作家,一定要寫與媽媽有關的主題。」我也曾想過,要寫些關於母親主題的內容,或者與母親間的故事。當出版社提出《我和媽媽疏離中》的分享邀約時,想著或許這本書可以給我些靈感。一翻閱看到作者的這段話,覺得既共時又共鳴呀!

我和媽媽疏離中書籍封面
我和媽媽疏離中
孫廷沇著,劉玉玲譯,采實文化

真實地面對自己

國中被學校推估有望上省南女的我,最後只有參加高職考試。選擇讀高職,原意是畢業後就要工作賺錢,這是母親幫我安排好的人生規劃。

升學補習班找上了我,跟我說若去那裡補習,不但不收補習費,還會給我獎學金,18 歲的我找不到什麼像樣的工作,補習班的這段插曲,讓我的人生賽道在此來了個的髮夾彎。

我跟補習班說,一定會考上四技。這是哪來的自信?其實跟自信一點關係都沒。之所以想把握補習班給的機會,是因為一心想離家,想離開總是滿口負面話語且控制欲極強的母親。升學,是最理所當然的理由,也唯有考上四技,我才能離家遠行。

我如願考上了四技,內向怕生的我卻開始憂心起離家的未知生活,於是我選了有哥哥同在的台中,想著至少有個親人與我同縣市,後來才知霧峰與東海原來是距離很遠的兩個地方。

確定離家就讀時,母親幫我買了個大行李箱,讓我整裝出發。我看著母親為我張羅的忙碌身影,心裡想著:「母親怎麼半點離情依依的氛圍都沒?」在那個當下,我後悔離家的決定,但也就只有那個 moment 而已。母親的堅定理性,總能成功地讓我模仿她的樣貌,一樣的堅定理性。

離家前,我跟母親說:「我有空會常回來。」
母親撇撇手:「不用,車錢那麼貴,回來也沒事幹,不如在那裡打工,賺學費跟生活費。」

那一刻,我慶幸自己做了離家的決定,可以離開這個嗜錢如命的母親。我的感受,總依循母親的回應隨之反覆。

我其實明白,母親不是愛錢,一個沒有學曆、沒有背景、沒有特殊專長,還不會騎乘駕駛任何交通工具的中年婦女,在大眾運輸工具不便利的台灣,要獨自養四個孩子,還得應付拋妻棄子的配偶留下的賭債。對她來說,每天一睜眼就是掙錢日子的開始,唯有掙錢,沒有其他。

但青春期的我總忘了體恤她的辛勞,羨慕著書裡或別人家裡的慈祥媽媽,怨懟著張口閉口都是錢的母親。

我們在面對真實自我時,往往缺乏自信。

我和媽媽疏離中

書裡說:

在真實地面對自己的時,我們總是會裝作若無其事,表現出一副『我沒關係』的樣子。特別是,當必須向家人隱藏自己的情緒時,我們更是會向自己灌輸這麼做的正當性。

母親就是這個樣子的,其實她的分離焦慮症並不亞於我。從她殷切的盼著我畢業時刻的到來,趕快「歸家」的想望便可得知,雖然她還是用「住家裡可以省生活費」的理由,來隱藏她對在外求學兒女的思念。但我知道,她是殷切思念一雙在台中的長子長女的。

從什麼時候發現母親對我與哥哥的高度依附性?921 地震的那年夏天,畢業的我與哥哥一起回到台南,在地震發生後的某個晚上,一起看震災新聞的母親對我說:「還好妳跟妳哥都回來了,如果在台中因為這場地震而有什麼意外,我的人生就垮了。」

我說:「還有弟弟妹妹呢!」
母親說:「他們靠不住,他們還要妳跟妳哥來提攜,我想過了,要是你們倆都不在了,我會帶著他們一起到那個世界找你們。」

「 在真實地面對自己的時,我們總是會裝作若無其事,表現出一副『我沒關係』的樣子。特別是,當必須向家人隱藏自己的情緒時,我們更是會向自己灌輸這麼做的正當性。」聽到媽媽的告白,我接的話是:「妳今天有切水果嗎?」

相愛相殺的關係

書裡寫道:「你如何看待自己與媽媽(或女兒)之間的關係呢?」心頭馬上浮現「相愛相殺的關係」這個回答。

那一年,我已逾而立之年,那天是母親節,晚上吃完祝賀蛋糕,我收拾一片杯盤狼籍時,母親突然蹦出:「到現在我還是很後悔,沒在妳出生時把妳掐死。」

話語一落下,全場靜默,只餘電視聲。

哥哥用唇語問我:「怎麼了?」
我聳肩,冷冷地回應母親:「我要是知道妳會這麼說,我也希望自己出生時就被妳掐死。」

話語一落下,全場靜默,只餘電視聲。

我默默的繼續收拾工作,結束後坐在沙發上,狀似一家團圓般的看著電視,啥事都沒發生。

在陪伴母親癌末的時日裡,那天的雙人病房很熱鬧,母親與鄰床病友、護理師們聊得開心,主治醫生與住院醫師來巡房,也加入聊天戰局。忘了他們聊些什麼了,母親對房裡眾人說:「我要是沒有這個女兒,早就跳樓自殺了。」

我抬眼,眼神正好與父親年紀相仿的主治醫師對上,愛陪母親玩笑的他和藹的對我說:「太后在讚美丫鬟了,丫鬟還不快謝恩。」我佯裝自喜得意地對母親說:「現在知道我的好了吧!」

我很想接著說,那年妳還說後悔沒在我出生時掐死我。但我什麼也沒說。一來場合不適合,二來那早已不重要。

後來的我們,越來越能真實地面對自己,不再對彼此隱瞞情緒。

母親辭世前一天,哥哥、妹妹與弟弟在床塌對母親加油打氣,盼著母親能清醒睜眼,再伴他們一程。

我在母親耳旁悄聲的對她說:

「很痛很累的話就休息吧,不用擔心我們,也不用再逼自己努力。妳知道的,即便清醒了,身體已經離不開氧氣機,妳不能自在開心的逛妳最愛的菜市場,妳不會開心的。但如果妳想努力,我一定會陪著妳。累了的話,就休息吧,不用再為我們四個孩子努力了。」

我不知道母親聽懂了多少,只感受到無法睜眼說話的她,用手微微的握住我,後來她的呼吸不再急促。我猜想,她願意放下順應其他孩子們的期望,不再勉強自己睜眼清醒。有趣的是,手足們的解讀是,母親很給力,她的呼吸不那麼急、沒那麼讓人擔心了。

隔天清晨,母親見到所有她想見的人之後,啟程前往下個我們未知的國境。

結語

這本書很創意的地方是,在每個主題開始之前,作者會推薦一部影劇,透過呼應主題的劇情分析,更能理解作者所要闡述的心理學技巧。

我很喜歡每個篇幅最後的「鍛鍊心智的祕訣」,這能幫助我在生活中運用書中提到的心理學技巧,有點像是故事式的心理學教科書,像是休閒散文,也是具有專業知識的商業書籍。

讀這本書時,我不時回想起不同時期的母親,與她生前不同的是,我竟意外地想起許多曾經被我遺忘的美好時分。相愛相殺嗎?原來我們只是不懂得如何表達我們對彼此的愛。

我和媽媽疏離中》,讀來反倒有「我和媽媽梳理中」的感覺,在爬梳自己的情緒感受之後,明白兩人之間的關係是真愛無誤。


訂閱電子報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填寫以下表格訂閱電子報,也歡迎追蹤 FB 及 IG 接收最新動態。
有悄悄話要對我說嗎? 👉 連結

* indicates required
填寫你的電子郵件

Intuit Mailchi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