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成功有約》習慣七:不斷更新的精益求精

by 夏夏
已發表: 最後更新時間

從前,老樵夫和年輕樵夫一起去砍柴,老樵夫砍的總是比年輕樵夫的多,年輕樵夫不服輸,決定更早去砍柴,但砍的柴還是比老樵夫的少。

好奇的年輕樵夫決定直接問老樵夫是怎麼回事,老樵夫說:「年輕人啊!我每天回去第一件事,就是把斧頭磨利。所以一棵樹我只需要砍五下,但你的鈍斧頭卻要砍二十下。」年輕樵夫恍然大悟。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呢?那就是要不斷更新,而這也是柯維提出的第七個習慣-不斷更新。

習慣七與合作有關。你需要定期花時間不斷持續更新你個人的能量庫存,並且向外尋找與他人合作和創造的機會。

許多人忙著砍樹,卻完全沒有留意到他們手上的斧頭的鈍掉的。習慣七談的就是你應該定期花時間磨 利斧頭,這個習慣會幫助其他習慣順利運作。

如何磨利斧頭

不斷更新可以由四個層面來進行,分別是生理層面、靈性層面、心智層面及社會情感:

圖片來源:大師輕鬆讀

生理層面

包含鍛練身體、營養均衡的飲食、適當的壓力管理。每天至少花 30 分鐘運動,這會保持並增強你的工作能力及對環境的適應力,除此之外還可以培養毅力、增加自信。很多人都說沒時間運動,然而長期不運動造就的結果就是對健康的負面影響,沒了健康的體能,可以運用的時間就會更少。

柯維說,對於素來沒有運動習慣的人,一開始會很不適應 ,此時要以意志力來克服退縮的念頭,也不可追求速效,避免超出負荷造成傷害。而隨著體力的增進,對日常活動更可應付自如,再也不會一到下午就精神不濟,或是疲倦得無法運動。

靈性層面

包含反思自己的價值觀,致力於個人的使命宣言、正念練習或冥想。專注於習慣二「以終為始」,對大多數人而言,終極目標源自於個人的精神信仰。靈性層面的更新鍛練需要長期且耐性的投入。

每個人提升靈性層次、滌除心靈塵埃的方式不同,柯維會每日誦讀《聖經》祈禱沈思,有的人則是被文學作品或音樂畫作而感動,有些人則是選擇親近大自然讓自己靜心。

心智層面

透過閱讀、展覽、寫作來充實你的頭腦。一般的正規教育很棒,但你也必須成為一位自學者。很多人畢業之後就不再學習了,不閱讀商業書籍、不在工作之外求知、對事件觀點不予以分析思考,最常見的,是把時間花費在追劇或電玩上。

每天花一點時間激發大腦靈感,養成閱讀的習慣,無論是文學名著或商業書籍,並寫下你的想法與見解,可以幫助釐清思路,增進思考的能力。柯維建議可以從每月讀一本書開始養成閱讀的習慣。在心智層面的不斷更新可以促進你的思考清晰度、邏輯能力及理解脈絡。

社會情感

包括服務、同理心、內在安全感。你應該找機會在每一天裡以有意義的方式服務他人,並與他人取得連結。如果忽略這個層面,將無法在精益求精上取得平衡。

社會情感與個人生活互為表裡,情感主要來自人際關係,也多半反映在人際關係上,因此不需多加費心,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練習即可。

工作除了賺取收入之外,還有一層重要意義,就是看到自己有所貢獻,並為群體帶來改變。人的生活需要意義與目的,這超越了小我生命,更能帶出個人的獨特力量。

不斷更新於這四個層面所帶來的好處是:你在某一層面做到的事,通常也會對其他層面產生正面影響。當你致力於改善其中一個層面,成長將隨處可見。每天花1小時將你的斧頭磨利,提升個人的效能,為每一天群體的效能奠定基礎。

真正的改變總是由內而外產生,而非來自個人魅力的花招手段。你必須好好努力紮根,而不是嘗試改變你製造出來的結果。以正確的原則做為生活的核心,並在做事與提高做事能力之間取得平衡,七大習慣將發揮其魔力,達到與成功有約的境界。

行動檢核表

  • 列出符合個人興趣與生活方式的運動項目
  • 選擇未來一周個人角色目標,然後在一周結束後評估自己的表現。

西恩.柯維新見解

西恩.柯維指出,現今的科技正吸走我們的時間和精力,讓更新動力出現停滯。

他參加一場中學的發表會,主題是協助青少年管理所用的科技,主講人說,青少年每週有35小時是在螢幕前,這改寫了他們的大腦。過度使用社群媒體常導致沮喪和焦慮,這是一種警訊!他的主要論點是:要是你不控制家裡使用科技的方式,科技就會以有害的方式控制你的家庭。

西恩.柯維和妻子與子女共同商議「柯維家庭科技契約」,約定每天的螢幕時限是3小時,每晚要把手機拿到廚房的插座充電,不可把手機帶上床,吃飯時不可滑手機。這份契約履行並非完美,大人們還是偶爾可以在孩子床上發現手機,但一般而言大家都是有遵守契約的,於是產生了很大差別的結果。

在沒有擬定科技契約之前,小兒子有手遊上癮症,一度無法依照約定的時限使用手機,過程中他們經歷了一些波折,就像戒菸一樣,孩子也出現手機戒斷症,但最終還是走過來了。小兒子對西恩.柯維說:「不再玩手遊之後,我覺得快樂許多。」

在當今知識工作者的時代,有太多工作依賴明智的決策和正確的判斷。我們有太多的幸福感,取決於人際關係的品質,你也許認為你沒有時間運動、跟朋友社交互動、閱讀、寫日記、休息、甚至與家人一同度假,但其實是你不願花時間去做這些事。

觀點想法

我很愛追劇,過去是母歿後結束長達三年的陪伴照護生活及心靈頓失依所的依賴追劇殺時間,那的確是很浪費時間的事,既是如此,為什麼還是愛追劇?

人生如戲,不少影劇作品都有可以深入探討及思考的話題,藉由影劇所衍生的人生思考題,也是有閱讀的作用。﹙所以我看劇時手邊要有可以隨時按暫停的搖控器,及紙筆,方便我在有共鳴或觀點不同時隨手摘要記錄﹚Netflix 上有不少的記錄片及議題探討片,比如:冥想正念指南、我們的星球、茹素的力量、智能社會:進退兩難…都是可以增加新知及思考探討的好劇。

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很多人三十歲就死了,直到八十歲才下葬。」當一個人開始過一成不變的生活,沒有成長,沒有挑戰,其實,他跟死掉沒有太大的差別。人生最怕的就是活得庸庸碌碌,還在那邊高喊平凡可貴。《與成功有約》就在告訴你,如何避免成為這樣的活死人。

在嘗試於社團上摘錄這本書﹙也是第一本書﹚,過程中我也曾質疑這樣的舉動能否影響帶動身邊的人閱讀,或者在沒有閱讀習慣的前提下,透過社團貼文多少吸收書中菁華,甚至數次萌生放棄的念頭。

但當社團一段時間沒有更新時,會有幾位社友私下關心詢問狀態,我便意識到這樣的舉動或多或少影響了某些人。更何況在擷取書中摘要時,對我也是一種理解層次的提升,每打完一篇導讀文,都覺得自己又成長了一些些,也終於完成了《與成功有約》這本書的導讀。

呼~好有成就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