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在原力》運用原力,發揮天賦,找到天命

by 夏夏
已發表: 最後更新時間

天命是什麼?愛瑞克在《內在原力》說:「 使用你生命的最佳方式,或使用你生命的最佳途徑,就是天命,也就你這一生為何而來。天賦會伴隨著天命而來,有什麼樣的天命,代表你有某些天賦,有時只是自己還沒察覺罷了。」

書裡提到的 9 個設定,可以幫助我們覺察天賦,找到自己的天命,明白自己這一生為何而來。無論是由正面的橘色封面順著看,還是由背面的綠色封底倒回來讀,〈一人公司〉都是我最有共鳴的章節。

無論自己的天賦天命是什麼,把自己經營好,就像蓋房子打好地基、架好樑柱,才有其他層面的衍生。

內在原力

每個人都需要行銷自己

在保險業務生涯裡,增員時最常碰到的異議問題前三名,必有「我不想做業務」這個回應。《所有工作都是業務工作》這本書提到:「 只要你的工作需要「說服」別人,你就在從事業務工作。」

不只是工作,在生活中我們也時常要說服別人,都是業務。比如:

  • 在童年時跟父母要求晚一個小時上床?
  • 在求學時央求老師接受你遲交的作業?
  • 跟小孩溝通均衡飲食的重要性,不要偏食?

從事業務工作的人會明白一個真理,在多數成交的交易中,與其說是賣出好商品,實則是在行銷「自己」這個人。同樣的,在生活中的許多溝通協調,我們也都是在行銷自己,可見將自己經營好有多重要。

由業務升級為一人公司野

你或許會疑惑:「『做自己』就好了,為什麼還要像經營一家公司般的經營自己呢?」

讀完《內在原力》之後可以知道,把自己當成一家公司,能提升格局、拓展視野。我理解到,一家公司不是只有業務,它還有財務、企劃、行政、公關…等層次,讓自己像一家公司,就是讓自己成為更多元且全方位的人才。除此之外,我們不會只局限於個人的成長,而是會思考自己在人生裡扮深的角色,以及可以發揮的影響力。

曾經以為,這輩子會一直在保險業競競業業,讓自己發光發熱。帶領著自己培育的組織,讓我即便身處關島度假天堂,轄下夥伴仍克盡本分的完成他們的業績,我就像是一家迷你公司的老闆,即便人不在公司裡運籌帷幄,組織營運仍可正常運轉。

這樣順風順水的日子過了幾年,在一天晚上的深夜,突如起來的萌生一些想法,開始思考:「我的人生就這樣了嗎?」雖然沒有不好,但總覺得還少了些什麼。我問自己:「現在的局面,真是我要的人生嗎?」

暢玩一人公司》這本書帶來了經營自媒體的發想,我想著:「或許可以將在組織裡所學到的東西,透過文字的分享,讓其他人看看我的成長。」坐而言不如起而行,我開始著架設自己的網站。

這段過程中,我曾猶疑害怕:「坐四望五的年紀,還適合斜槓自媒體嗎?」〈一人公司〉這個章節帶來了解答:「只要文字能影響人,是幾個人、還是一群人,都不是最重要的,關鍵是,透過文字發揮自己的影響力,哪怕只有一個人。」

若實在不知道自己將來要成為什麼樣子,那就透過大量的閱讀去尋找。

內在原力

Be,Do, Have 的信念系統

書裡提到「 to Be, to Do, and to Have 」的信念系統,讓我有茅塞頓開之感:「先成為才能夠擁有,心態先對,我們才能成為你想成為的人。」

舉例來說,關於如何建立習慣,《原子習慣》是不可或缺的指南,把書裡的步驟融入生活裡,就是建立習慣很棒的引導。那很多人讀完了這本書,並也著手實踐執行,卻仍在原地打轉,毫無進展呢?

原來,人的心態才是源頭,心態決定了選擇,選擇決定了行為,行為累積後成為習慣,而大大小小的習慣則構成了一個人一生的樣子。心態是源頭,行動是末端的結果,要改變習慣,要從改變心態開始。

很多人的習慣之所以沒辦法養成,或者壞習慣改不了,事實上不是方法的問題,而是動機不夠強、欲望不夠強烈到非得做到不可。當我們找到動機,自然就有能量改變我們想改變的事情。

to Be, to Do, and to Have,先成為才能夠擁有,心態先對,你才能成為你想成為的人。

內在原力

題外話,《原子習慣》書裡也有關於心態建立及尋找動機的內容,只是多數人在速讀或聽人說書的過程中,學到的只有死硬的四步驟內容。細細閱讀該書,書裡有生動的舉例,引導我們思考改變的動機,並協助我們調整來建立養成習慣的心態,並非只有簡單四步驟而已。

沒有壞事

壞事發生時,人的負面情緒也隨之浮現,像是憤怒、傷心、失望…等。當一件事情讓人覺得憤怒生氣了,要如何讓自己回到「沒有壞事」的設定呢?

每個人都會生氣,都有情緒,它是我們大腦杏仁核本能的反應,差別在於情緒來的時候,下一步的反應是什麼?有些人是情緒產生時,下一秒就出手了、出嘴了。

要如何讓自己在憤怒時消氣呢?「停止呼吸」是很有效的法子。根據科學研究,在呼吸停止時,人的心跳及血液的流動都會變慢,因此腦袋會放空,進而達到情緒和緩的境界。在憋氣過程中,時間感會變慢,自然會放慢步調,也會忘卻其他事情,因為當下只有生存才是最重要的大事。

第二個方法是以終為始的思維。當我們要做一件事情的時,不要以當下的狀態來看,多想想三步以後的狀況。生氣想要罵人時,想想對方會如何反應,或如何回罵,你又要如何回應…。多想三步後再決定當下要怎麼做,這樣就會放慢步調,情緒自然就減少許多。

時間是消除情緒最好的解藥,去年的今天你在生氣什麼、在煩惱什麼呢?你早就忘了!

結語

很喜歡台大資訊管理學系謝清佳教授說的:「上流社會存在於人們心中。心靈上的富有,才是真正的上流。拾荒者、清道夫,他們的內心可能比很多有錢人更上流。」

我想起 2010 年曾列選《富比士》雜誌亞洲慈善英雄人物榜 & 《時代》雜誌百大人物之「英雄」項目第 8 位的陳樹菊阿嬤。她只是名名不經傳的菜販,在台東的傳統市場裡賣菜,生活與一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市井小民並無二樣。

雖然成長過程多舛且坎坷,然而潛藏在布衣芒屩之下的內心卻是極為強大且富有的,靠著省吃儉用的積累圓滿公益的大愛,完完全全地印証了謝清佳教授說的:「心靈上的富有,才是真正的上流。」這句話。

試試每天睡前問問自己:「你是活了一萬多天,還是僅僅生活了一天,卻重複了一萬多次?」。這是進行每日復盤很好用的問句。結合《內在原力》這本書,我想到的是:當內在原力俱足時,即便是生活在重複一萬多次的日子裡,也能發揮自己的天賦,找到自己的天命,就像樹菊阿嬤那樣,在日復一日的賣菜生活裡,找到自己的天命,活出上流的人生。


訂閱電子報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填寫以下表格訂閱電子報,我將不定時分享生活中的觀察與閱讀追劇時的體悟,這是專屬電子報訂閱者的內容(發信頻率一週至多一篇)。並提供熱門文章連結,方便你可以在零碎時間裡,找到文章傳送門。(歡迎追蹤 FB 及 IG 接收最新動態)

* indicates required
填寫你的電子郵件

Intuit Mailchi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