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黑暗處仍有光》透過釋放與靜心,面對逃避的痛苦,安頓不安的心靈

by 夏夏
已發表: 最後更新時間

開始閱讀《最黑暗處仍有光》後,除了每天早上的冥想書寫,晚上會刻意給自己挪出半小時的空檔,進行釋放的練習。我喜歡在洗澡前進行能量的釋放清理,用沐浴做為句點。

與書的緣起

一天,在電子郵件中發現一封陌生寄件人的來信,信裡說著想與我分享這本書。上網查看書籍簡介時,看見作者的介紹,閱讀魂立馬甦醒,於是這本書出現在我的生命裡。

作者劉素珍

作者劉素珍老師生於1963 年。在她 20 多歲時,曾診斷出罹患絶症,因為來日不多的絕望,她瞬間醒悟,專注在自我意念的運作,感受極大的能量與安定。後來研習氣功,過著半隱居的生活。

素珍老師認為現代人想要過有品質的生活,必須關照自己的身體、關係與靈性,她把靜心的精神融入氣功,引領家族能量的療癒。

釋放能量,鬆開障礙

讀到書裡提到的釋放練習時,我躍躍欲試,在第一次釋放時就感受身心情緒反應的湧現,也驚訝於人體能量的奧妙。如果你也感興趣,可以跟著書裡的提示來進行:

釋放練習的提示

  1. 為自己安排一個不受打擾的空間,及半小時左右的時間。針對身體、心理的不適或障礙,組成釋放句說出來。
     
    比如:針對頭痛頭痛的不舒服,說:「釋放頭痛的能量。」
    比如:對於生氣的情緒說:「釋放生氣的能量。」
    比如:抑制想吃零食的念頭時,可以說:「釋放吃零食的能量。」
     
    每說出一句釋放的句子之後停頓、放鬆並注意身心的反應,保持被動的注意,,允許情緒的流動或哭泣,允許自己哭出聲音。
     
  2. 對任何釋放句如有特別強烈的反應,就多關注這些反應,留意出現的念頭或畫面,出現什麼情緒就釋放什麼,一層一層地深入與鬆開。
     
  3. 釋放過程中,很容易分心想到別的事情或是陷入回想故事情節,這是很自然的,注意到了再繼續進行就好。
     
  4. 過程中可能會青打嗝、打哈欠、腦袋空白,甚至反胃或發抖的現象,這些都是原本凍結的能量開始流動的現象,是安全的,請允許它出現。
     
  5. 基本上可以隨時停下來,下次再從頭或中斷之處再開始釋放。只是當障礙出來時的不舒服,例如乾嘔或發抖,這是創傷鬆開的反應,建議持續跟它同在與釋放。
     

釋放到什麼結果算是完成?例如頭痛,覺得頭痛舒緩就可以暫停,也可以繼續深入。
也許發現頭痛跟壓抑的憤怒有關,可以再深入說「釋放憤怒的能量」,可能就會發現憤怒來自於某個人沒有感謝你,將之視為理所當然。

所以,釋放沒有必然的完成時刻,隨著我們的安定,可以持續深入跟發現。

為什麼要釋放清理

當某人說話的方式讓我們很生氣,通常我們有兩種選擇,不是直接反嘴就是隱忍下來,無論哪個選擇,都會留下後遺症,也就是留下了生氣的能量。我們可以在事後釋放這個生氣。

釋放,讓我們不需要發洩情緒也不用隱忍,而是從情緒中深入自己,連結自身的力量。要釋放得多深入?取決於我們當下的心境狀態,越是安定專注,就可以越深入。

一次,請朋友幫忙先洗米煮飯,及將剛買回來的雞蛋收到冰箱的蛋架上,等我忙到段落就可以下廚作菜。結果朋友只有洗米煮飯,雞蛋仍置放在流理台上,我請朋友把蛋收好,正在追劇的他應了一聲並沒有馬上行動。

著手菜餚前置作業的我一邊切菜一邊生悶氣,心裡上演多齣小劇場,決定完成前置作業後自己動手收蛋,別因為一點小事跟朋友鬧不愉快。

當下的我察覺,我正透過所謂的轉念在壓抑自己的情緒,同時也納悶,為什麼自己會因為這點小事而生氣。

在流理台前切著菜的我釋放句:「我釋放生氣的能量」。
意外的發現,我對於一直打開冰箱門把雞蛋一顆一顆放到蛋架上的這件事是抗拒的。
再接著釋放抗拒的能量,根源是節儉成性的母親很忌諱冰箱門一直開著,一來耗電,二來有損冰箱的壽命。

原來,生氣情緒的真相,是我收蛋動作不夠俐落,被母親叨唸一點小事都做不好,無法符合母親的標準。如果由朋友收雞蛋,他收的快或慢都無所謂,因為我不會有機會成為一點小事都做不好的笨小孩。

最後,我心平靜和的跟在看電視的朋友說:「可以幫我收蛋嗎?」朋友立馬關上電視,不僅把蛋收好,還充當我的二廚幫忙打下手。

我的悶氣上哪去了呢?呵~我也不知道 ????

釋放,在能量鬆動的時候,會帶出其他情緒,引領我們一層一層地釋放清理,進而找到問題的根源,就像收雞蛋這件事,問題不是朋友有沒有馬上把雞蛋收起來,或他無視我的請求,而是我抗拒面對「無法符合母親期望」的害怕。

覺察家族能量

這本書很神奇,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只是敞開心房靜靜地讀著,時不時的停下來咀嚼文字表達的意思,跟平時的我沒什麼不同。

在打開記事本安排行程時,出現了變化。原來的行程表裡有個活動,是我興致缺缺的,但因為朋友們喧嚷著揪人,於是它被寫了下來,佔去一個下午的時段。隨著日子的逼近,去或不去的煩惱偶爾浮現出來困擾著我:「到底要不要去呢?」。即便我用 T 字帳寫下了去或不去的優缺點,仍是陷在猶豫的掙扎裡。

在閱讀進度的推進中,加上每天的釋放練習與思考,第三章還未讀完,發現自己已開始計畫活動當日的行程,那意謂著,困擾我許久的選擇題,在不知不覺間找到了答案。

我想,因為之前煩惱障住我時,自己已在表層意識上分析問題、尋求解答,在閱讀過程時不時停下來思考的我,讓第二層跟第三層的真相,慢慢的浮現。

我沒有參加那個活動。讓我輕鬆無罣礙做出決定的,並不是之前的各種優劣分析,而是我選擇面對自己,並鼓起勇氣面對潛意識中在逃避的真相。

結語

剛讀完《20位心理學大師的人生必修課》,對於佛洛伊德的童年決定論印象深刻。家族能量就像是一代接一代堆疊的童年決定論,它在潛意識中深刻的影響了我們的直覺情緒與作為,要卸下家族能量這個框架,我們要在靜心中一層一層的釋放自己,進而覺察家族能量的存在,面對它、清理它。

在我們的人生中,總是有各類層出不窮的問題或煩惱,我們反覆的遇到問題,然後解決問題,很少注意自己解決問題的做法,到底是化解問題還是製造更多的問題。這本書可以帶領我們釐清問題的本質,讓我們不致於被問題的表象所迷惑,探究出問題的根源,進而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