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新聞,也要啟動批判思考的能力

by 夏夏
已發表: 最後更新時間

前些天朋友問,怎麼沒有寫有關「流水席新娘」相關文章,那是蹭流量的好話題。

「這有什麼好寫的?!先不說這事件是真有其人,還是社團創作文,這事件除了像本土八點檔看看笑笑嘖嘖的效果之外,有什麼好討論的呢?」

「如果事件是創作文,討論它便是落入圈套之中,間接成了引流的幫手;若是真有其事,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只要不是社會新聞事件,誰都無權干涉或發言。」

「所以,就無聊時吃瓜就好!」

新聞媒體的社會責任

哥吉拉、割床墊、婆媳毛巾事件…,這些話題我都沒跟風追上,生活中已經有太多事在分散我的注意力,那些人云亦云、不知其所以然的事,即便沸揚到上了新聞版面,都覺得不是該上心的事。

只是這次突發其想的搜尋了流水席事件,赫然發現,無論這事件是真或假,輸入關鍵字後出現在搜尋第一頁的,竟是各大新聞報社的連結,這才是讓我憂心的。

我不太看新聞,最早是因為新聞多半是負面消息,看了心情會不好;後來偶爾看新聞時,發現幾乎都會有行車記錄器新聞。我不禁想,這種質變的新聞內容,到底是怎麼演變而來的?

維基百科上對記者的詮釋是這樣的:

記者是一種新聞工作者,他們研究、撰寫和報導訊息,以便使用來源進行呈現。 這可能需要進行採訪、訊息收集和/或撰寫文章。

記者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代替廣大的閱聽眾前往事情發生的現場,或是接觸新聞事件的當事人,並將事情的真相及其代表的意義,透過報導呈現於大眾媒體之上,協助媒體達成守望、教育、討論、娛樂等功能。由於記者擁有閱聽人賦予的權力,所以也被冠以「無冕之王」的雅稱。

維基百科上也提及:

在媒體生態異常的情況下,部分記者抄襲網路上的討論文章,未經求證直接拍攝電腦螢幕畫面,即成一篇「報導」。

但是,由於記者生存於各大媒體之中,記者的文稿大多數仍必須由主編審閱過後,才能夠發表成為新聞,因此,有些人認為是媒體主編主導了記者的絕大部分形象。

另由於商業媒體以追求收視率、點閱率、發行量為目的,因此,也有人認為是閱聽人的口味形塑了媒體主編的視角。換言之,這樣的問題應該是由媒體管理階層與閱聽大眾共同造成的一種後果。

難分因果的因果關係

究竟是民眾愛看八卦,所以新聞餵養八卦話題?還是被新聞餵養八卦的民眾,麻木的只愛看八卦新聞?這就像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一般,難以簡單的區分因果。

會這麼想的原因是,以前我對軍事相關的資訊漠不關心,一來不懂,二來也覺得它離我太遠。但在閱讀了 《阿共打來怎麼辦》之後,我逐漸對這類話題有了興趣,起源只是因為參加了楊斯棓醫師推廣的心得徵文活動,而那本書是選書之一。

科幻電影也是,過去我不愛看科幻電影,在 《唐鳳的破框思考力》書中,唐鳳提及科幻小說對她的影響,進而勾引出我的科幻創作的好奇,於是我看了美劇《睡魔》、追了美劇《星期三》,還讀了科幻小說 《裝幀師》,目前正著閱讀的是《2034全面開戰》

這些經歷意謂著,倘若新聞給予高素質的題材及內容,時日一久,民眾自然會適應這樣的新聞題材。再說,熱愛看新聞台的人就是愛看新聞,不會因為新聞不再播報八卦新聞就不再看新聞台。延伸到新聞平面媒體與電子媒體,也是同理。

結語

當不知真假的「流水席新娘」事件也能成為新聞媒體的題材時,這意謂著什麼呢?是資本主義帶頭帶動的向下沈淪,還是國人的資訊水準只有如此?希望答案是以上皆非。

吃瓜嗑八卦是人之常情,但我更相信人們是願意更關注深層且優質的資訊。當媒體總是帶頭引領人們發表謾罵或指責的言論時,反應也不會是片面的謾罵或指責推諉。

寫到了這兒,我想起《密涅瓦的思考習慣訓練》提到: 批判思考的第一步,是擁有或轉變成批判思考的態度,先保持思考的彈性,不要太快落入既有的價值或判斷。

過去時代,我們獲取知識或資訊的來源來自書本雜誌、電視電台媒體,此時資訊大多是經過驗証的;但在數位時代,人人都可以透過網路在各式平台上發表言論或散播各類資訊,釐清資訊的真假就很需要批判思考的能力。

與其期待媒體改變,不如先從自己做個有批判思考能力的人。

如果你不改變,什麼都不會變。

韓劇《浪漫醫生金師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