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分數與教育價值:親師生三者的兩難課題

by 夏夏
已發表: 最後更新時間

社群上最近有個話題被討論的熱烈,就是國中生的要不要考國文的注釋背誦。在長串的留言回覆中,愛瑞克的留言呈現了關於背誦的另一風貌。

靠背誦得來的高分

愛瑞克說,讀書時期老師們並未要求背誦一事,但他發現只要把課本裡的內容背下來,只要考試不考課外的,他就有機會拿高分、名列前茅。為此,他甚至將整本《三民主義》都背下來,連需要理解的物理化學也如法炮製,完全是一背無涯無低分的狀態,也在聯考取得全績、考進台大。

但這也讓他嘗到了苦頭,上台大之後,他發現一起選修英文課的其他同學,都能流利的聽說對話,仰整背誦取得高分的他,只擅於讀寫,實境對話完全不行。他開始逃避英文課,這樣的壓力直到他畢業都還會做惡夢,夢見因為沒去上課而錯過參與考試的惡夢。

作弊大作戰

我很慶幸國中時期沒遇上要求一字不漏背誦注釋的國文老師,反而是因為我仰賴南市青年的投稿收入,特意花了心思背了許多古人名言,這些古人名言在論說文架構中,扮演畫龍點睛的角色,也讓我的作文成績出色茁越,是作文比賽的常勝軍,未曾得過低於第二名的名次。

上了高職,甩脫聯考壓力的我愛上了散文小說,以瓊瑤小說入手,我幾乎看遍了租書店裡的言情小說。因為下課後得打工,能看小說的時間不多,我最常利用國文課時間偷看小說。

高職的國文課與國中落差甚大,一來是老師的授課我覺得古板,二來是每次段考總會有佔分約 20 分的課文默寫題,我曾經喜歡的國文課,後來卻成了讓我如坐針氈的課堂,故常覺無聊,看小說打發時間。忘情閱讀的我,三不五時就會被國文老師逮到我偷看小說,雖沒有罰寫罰站等處罰,但也免不了在課堂眾目睽睽之下,被說教斥責。我對國文課的排斥感也日益加深。

高三那年,絕大多數的同學都專注在升學補習的課業之中,學校教習的科目很多都不是四技二專聯考的內容,同學們大多敷衍了之。國文考式的默寫測驗在高三也如舊的出現,此時有同學發現透過噴墨式列印(那時的列印,是以點短陣列表機為主),可以將默寫段落內容縮印到不到半個手掌大的篇幅,且字字清晰,我們展開了全班默寫大作弊的活動,將小抄藏於手中,在考試時偷看抄寫,那是我的作弊初體驗。

很多同學都是第一次作弊,考完大家互相交流心得,共同點都是緊張刺激,有的人是緊張到不敢看小抄,連帶背誦的部分也忘得一乾二淨,本想取得默寫分數,卻慘遭如同滑鐵盧之役的全軍覆沒。有的人是緊張的手汗直流,一場考試下來,小抄成了手絹,吸附溼黏的手汗。

作弊的感覺並不僅僅是緊張刺激而已,更揪心的是拂不去的罪惡感。我曾納悶罪惡感從何而來,明明就覺得考默寫是八股且無意義之事,再說作弊是全班總動員,同學們的課業重心也都在補習班的升學考試中,無人在意學校考試的分數與排名,不用覺得對不起哪個同學。

我想,人性本善就是如此,做的不依正道之事,即便未得懲戒,良知早已誅心。

追求分數的目的

追求分數這個起心動念的影響力極大,愛瑞克為奪高分而勤心背誦,我為了不知去默寫的分數而帶小抄作弊,這一切都是為了追求分數。

分數影響的不是只有學生的表現,在教育的親、師、生鐵三角下,親與師也受分數掌控著。看到許榮哲老師的貼文,才知道原來到現在還有背誦考試,且要一字不差才行。

我直覺的想,意思到位不行嗎?非得一字不差才行?這樣的教學方式未免太僵固。後來才知道,為了評比與給分的公平性,一字不差是最適用於團體的標準,簡單明瞭而不含糊。

許多家長只知有教改、有108課綱,但在體制教育上與孩子的互動上,仍停留在過去的模式框架裡,錙銖計較著。新聞偶有報導,家長為了分數而投訴老師,無意間對師生在教育上的投入與學習,都是一種扼殺。

結語

國中生要不要背注釋?我是贊同的,雖然我覺得背注釋並沒有什麼實際的作用與效益。但現在孩子的生活環境太多誘惑,加上真假難分的碎片化資訊太多,透過考背誦的方式,多少能發揮他律的作用,只是是否一字不差、或連標點符號都必須吻合,那就有待商確。

一個老師面對一整個班的學生及背後的家長,很難一招半式就符合所有人的心願,最後的選擇,我相信是老師教學上專業的決定。如果覺得老師的要求不合理,或是會考又不這樣考,那麼與其訴諸公論的討論怎樣做才是最好的,不如回到己身的權衡取捨,比如讓孩子早點睡,家長與孩子別介意小考的分數。

所有的事物都不是只有一個面向的解釋而已,在事難周全的情況下,冀盼改變他人不如調整自己。當然,過程中仍可彼此進行善意且良性的溝通,但在溝通之前,記得把心打開,讓不同的聲音得以進來,才不會成為一味要求對方改變的說服。


訂閱電子報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填寫以下表格訂閱電子報,我將不定時分享生活中的觀察與閱讀追劇時的體悟,這是專屬電子報訂閱者的內容(發信頻率一週至多一篇)。並提供熱門文章連結,方便你可以在零碎時間裡,找到文章傳送門。(歡迎追蹤 FB 及 IG 接收最新動態)

* indicates required
填寫你的電子郵件

Intuit Mailchi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