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5 月 20 日 20:53 節氣小滿,大部分農田裡的稻秧也結穗了,剛剛結出一粒一粒小小的穀粒,還要兩星期到芒種,還要再兩星期到夏至,一個月後,小小的穀粒就要更成熟飽滿了。1
我喜歡「小滿」兩個字,很喜悅,很自信,卻也很謙遜,很謹慎,對自己的存在很滿足,卻沒有囂張喧譁。
關於小滿節氣
小滿節氣是 24 節氣中的第 8 個節氣,也是夏季的第 2 個節氣,於每年 5 月 20 – 22 日之間,太陽到達黃經 60° 時開始。
按農曆,它稱「四月中氣」,是四月的標誌。有經驗的農人就會知道,有小滿的月一定是四月。這時候,作物的籽粒開始飽滿,所以稱為小滿。
根據《歷書》記載:「斗指甲為小滿,萬物長於此少得盈滿,麥至此方小滿而未全熟,故名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寫道:「四月中,小滿者,物致於此小得盈滿。」說的是冬小麥等夏熟作物籽粒開始飽滿,但還沒有完全成熟,所以叫「小滿」。2
小滿節氣養生
小滿的天氣很潮濕,且逐漸變熱,食物以清爽祛濕為主,像是苦瓜、冬瓜、絲瓜、綠豆…等。適合小滿節氣的食材有:
- 苦瓜:消暑解乏、清心明目。
- 冬瓜:清熱化痰、利尿消腫。
- 絲瓜:解毒通便、祛風涼血。
- 綠豆:消暑止渴、清熱解毒。
- 薏仁:利水消腫、健脾祛濕。
- 薄荷:疏風散熱、清利頭目。
小滿節氣後人體還帶著冬春遺留下來的濕氣,養生重點要提升陽氣能量來去除體內的濕寒,人的氣血可以生陽氣,脾經及胃經就是製造氣血主要的經絡。
中醫論點說,脾主運化,為後天之本,對於維持消化功能及將食物化為氣血有著重要的作用。 脾經出現問題,氣血生化就不足,便會出現四肢乏力、精神不振,整個人都「虛虛的」。小滿節氣與芒種節氣是一年之中陽氣生機最旺盛的時候,正是養護脾經、胃經,去除體內濕寒的最佳時機。
小滿節氣的作息適合晚睡早起,但最晚仍應於 23:00 前就寢。天亮即起床,做些戶外活動,接觸日照、曬曬太陽,有利提升陽氣,也能振奮精神。
透過戶外運動,讓人體融入自然,可使人清氣上升,濁水下瀉,增長自身陽氣。倘若缺乏運動,夏天未接受充足陽氣,身體會因缺少儲存熱量而怕冷,秋時體內陽氣匱乏,到冬天就容易生病。
現代人喜歡到健身房運動,特別是炎熱的夏天。健身房裡有冷氣,人在運動時體溫升高,冷氣裡的寒氣就容易透過張開的毛細孔侵入人體,運動對於提升陽氣的作用就會大打折扣。晨前的陽光較為和煦,晨型人可以把握晨起的這段期間,先運動再上班。
雖說小滿節氣是一年之中陽氣生機最旺盛的時候,但因台灣時值梅雨季節,既炎熱又潮濕。在多雨悶熱的天氣裡,要特別留意因濕熱造成的肌膚不適的問題,像濕疹就好發於小滿節氣。
- 延伸閱讀:濕疹紅癢好難受,快快出動濕疹精油小幫手
小滿節氣精油
小滿節氣養生重點是健脾,脾經主要工作是運送氣血,運送需要強大的陽性能量,在調配精油時,可選擇有強大熱能和促進循環的精油。
冷杉精油是幫助陰陽平衡絕佳的精油,其中高含量的單萜烯類,可以打開凝滯的經絡,幫助氣血的推升,促進循環,不僅可以幫助脾經行氣,對於肺經也有幫助。
肉桂精油的陽性能量非常強大,價格更為親民的桂皮精油的能量雖然不如肉桂精油強大,但精油中亦有高含量的肉桂醛,可以迅速溫暖寒冷的身體,搬運體內殘留的濕寒,幫助虛弱的身體恢復元氣。
廣藿香精油帶有濃郁的麝香氣味,有穩定平衡情緒的作用。在中醫領域裡,廣藿香是芳香解表的化濕要藥,用於治療濕滯中焦導致的腹部悶脹、噁心嘔吐、食慾不振…等等,是以廣藿香精油是一支很好的祛濕精油。除此之外,它還入胃經、大腸經、小腸經,且有利尿效果,是健脾養胃不可或缺的精油。
除廣藿香精油外,羅勒精油、生薑精油也都有排除體內濕氣的作用。我喜歡用廣藿香精油搭配薄荷精油,以基底油調和稀釋後,塗抹於額頭、太陽穴或後頸部,涼爽的感受可提振精神,廣藿香精油能夠放鬆神經系統,舒緩暑熱的煩躁感,也能緩解肌膚不適。
將精油配方塗抹在脾經上按摩,配合刮痧板效果更佳,按摩時可加強三陰交、陰陵泉、血海等脾經重要穴位的進行點按。陰陵泉穴位隸屬足太陰脾經,位於膝關節內側骨頭下的凹陷處,時常按壓可以去除體內的濕毒。
脾主濕,脾的功能好就可以把體內的濕氣排出去。
藉由精油的特性與作用,為身體除濕,精神會更加清爽。
除上述配方精油外,適和脾胃保養的精油還有:檸檬精油、甜橙精油、胡荽精油、馬鬱蘭精油、迷迭香精油、香蜂草精油、檸檬香茅精油、生薑精油、茴香精油、黑胡椒精油…等,可依個人喜好調配使用。
由於天氣逐漸炎熱的緣故,人的情緒起伏比較大,特別容易引發高血壓、心腦血管等疾病。薰衣草精油、玫瑰精油、伊蘭伊蘭精油、乳香精油…等精油可以改善情緒、調節自律神經,有養心的作用。
警語
精油為健康自主管理方式之一,不可取代醫療,不等於醫師診斷、治療,不能取代正規醫療協助。
精油的用途是在於幫助身體的自然防禦及內部平衡,不等同於治療。
- 《歲月靜好》,蔣勳著,時報出版 ↩︎
- 《流轉,大地永不失約的節氣更迭》,狄赫丹著,崧燁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