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滿節氣精油:廣藿香精油按摩脾經,打開體內的除濕機

by 夏離
已發表: 最後更新時間 2 minutes read

一年過得真快,轉眼又迎來小滿節氣。

在 2025 年這個春末夏初交會的節點,讓人感受到那股悶熱與沉重。天地之間的濕氣、植物的生長,似乎都在呼應著這個節氣的名字——小滿。

我一直很喜歡「小滿」這兩個字。它不像「圓滿」那樣聲勢浩大,而是帶著一種剛剛好的節制與自持,像是對自己的生命進程感到欣喜,卻又不急著證明什麼。那是一種內斂的滿足,不張揚,也不空缺。

大部分農田裡的稻秧也結穗了,剛剛結出一粒一粒小小的穀粒,還要兩星期到芒種,還要再兩星期到夏至,一個月後,小小的穀粒就要更成熟飽滿了。1

小滿節氣精油

小滿節氣知識小百科

小滿節氣是 24 節氣中的第 8 個節氣,也是夏季的第 2 個節氣,於每年 5 月 20 – 22 日之間,太陽到達黃經 60° 時開始。

按農曆,它稱「四月中氣」,是四月的標誌。有經驗的農人就會知道,有小滿的月一定是四月。這時候,作物的籽粒開始飽滿,所以稱為小滿。

根據《歷書》記載:「斗指甲為小滿,萬物長於此少得盈滿,麥至此方小滿而未全熟,故名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寫道:「四月中,小滿者,物致於此小得盈滿。」說的是冬小麥等夏熟作物籽粒開始飽滿,但還沒有完全成熟,所以叫「小滿」。2

小滿節氣養生原則:祛濕、養脾、提陽氣

小滿時節氣候逐漸變熱,濕氣也跟著升高。對體質偏虛或容易水腫的人來說,這是一個需要特別注意的節氣。

在中醫理論中,「脾主運化、主濕」,脾經是氣血生化之源,若脾虛濕盛,容易出現精神不振、四肢無力、食慾不振等現象。這段時間的養生重點,在於提升陽氣、健脾祛濕。

小滿節氣推薦食材

小滿時節天氣潮濕,且逐漸變熱,食物以清爽祛濕為主,像是苦瓜、冬瓜、絲瓜、綠豆…等。

  • 苦瓜:消暑解乏、清心明目。
  • 冬瓜:清熱化痰、利尿消腫。
  • 絲瓜:解毒通便、祛風涼血。
  • 綠豆:消暑止渴、清熱解毒。
  • 薏仁:利水消腫、健脾祛濕。
  • 薄荷:疏風散熱、清利頭目。

飲食以清爽、易消化、祛濕利水為原則,同時避免生冷、油膩食物,避免加重脾胃負擔。

雖說小滿節氣是一年之中陽氣生機最旺盛的時候,但因台灣時值梅雨季節,既炎熱又潮濕。在多雨悶熱的天氣裡,要特別留意因濕熱造成的肌膚不適的問題,像濕疹就好發於小滿節氣。

小滿節氣作息建議:擁抱陽光、提升陽氣

小滿雖屬夏季,但不少人此時仍覺四肢沈重、精神萎靡,其實這與「濕氣未清」有關。若再加上缺乏日照與活動,就會讓體內的陽氣無法升發。建議作息調整如下:

  • 晚睡早起:
    最遲不超過 23:00 就寢,天亮即起,順應陽氣升發的自然節奏。
     
  • 晨間運動:
    早晨陽光柔和,是吸收陽氣的絕佳時段,可進行散步、慢跑、伸展等戶外活動。
     
  • 避免冷氣直吹:
    尤其在健身房運動時,毛孔張開易受寒濕侵襲,反而削弱陽氣。

小滿節氣精油推薦

在濕熱交織的小滿節氣裡,若能適時運用精油來調節身體與情緒,往往能事半功倍。這個節氣的養生重點在於「健脾祛濕、提升陽氣」,而精油正是溫和又實用的天然工具。

根據中醫觀點,脾經是製造氣血的主要經絡,脾虛會讓氣血不足、濕氣滯留,進而出現疲倦、食慾不振、肌膚悶熱等狀況。因此,在選擇精油時,可鎖定提升循環、促進代謝、祛除濕氣這三個方向的氣味與成分。

  • 冷杉精油
    幫助陰陽平衡絕佳的精油,其中高含量的單萜烯類,可以打開凝滯的經絡,幫助氣血的推升,促進循環,不僅可以幫助脾經行氣,對於肺經也有幫助。
  • 肉桂精油
    陽性能量強烈,帶有明顯的溫熱屬性。能迅速驅寒除濕、激發內在元氣,適合天氣濕涼或體虛怕冷時使用。若想更親民的選擇,也可使用桂皮精油,雖溫補力較溫和,但仍具有祛濕補氣的效果。
  • 廣藿香精油
    氣味濃郁渾厚,有穩定情緒、整腸化濕的作用。廣藿香在中醫藥理中屬於「芳香化濕藥」,能解表、和胃、除濕,特別適合因濕氣困中導致的脘腹脹悶、噁心、倦怠等狀況。除此之外,它還入胃經、大腸經、小腸經,且有利尿效果,是健脾養胃不可或缺的精油。
  • 薄荷精油
    清涼提神、舒緩暑熱,是小滿節氣裡提振精神、舒緩煩躁感的絕佳選擇。搭配廣藿香使用,不僅可改善頭悶腦脹,還能提升整體活力。

除廣藿香外,羅勒精油、生薑精油也都有排除體內濕氣的作用。我喜歡用廣藿香搭配薄荷,以基底油調和稀釋後,塗抹於額頭、太陽穴或後頸部,涼爽的感受可提振精神,廣藿香精油能夠放鬆神經系統,舒緩暑熱的煩躁感,也能緩解肌膚不適。

將精油配方塗抹在脾經上按摩,配合刮痧板效果更佳,按摩時可加強三陰交、陰陵泉、血海等脾經重要穴位的進行點按。陰陵泉穴位隸屬足太陰脾經,位於膝關節內側骨頭下的凹陷處,時常按壓可以去除體內的濕毒。

脾主濕,脾的功能好就可以把體內的濕氣排出去。
藉由精油的特性與作用,為身體除濕,精神會更加清爽。

除上述配方精油外,適和脾胃保養的精油還有:檸檬精油、甜橙精油、胡荽精油、馬鬱蘭精油、迷迭香精油、香蜂草精油、檸檬香茅精油、生薑精油、茴香精油、黑胡椒精油…等,可依個人喜好調配使用。

精油平衡情緒,既養心也養氣

小滿節氣以後,天氣愈發炎熱潮濕,除了身體的濕氣需要被代謝,情緒也容易因高溫悶熱而出現波動。有些人會感到心浮氣躁,有些人則覺得胸悶、難以安睡。

在這樣的時節,選擇幾款具有調節自律神經、安撫情緒的精油,可以作為日常的支持與陪伴:

  • 薰衣草
    安神助眠、放鬆神經,是最經典的情緒平衡精油。
  • 玫瑰
    具有柔和的滋養特質,能安撫焦慮與壓力感。
  • 伊蘭伊蘭
    放鬆身心、平衡荷爾蒙,尤其適合情緒敏感或壓力大的時候使用。
  • 乳香
    有助於靜心凝神,也適合作為冥想或夜間使用的深層支持。

精油不只是香氣療癒,更是一種與身體合作的方式。它提醒我們,在季節更迭的過程中,也要重新整理身心節奏、照顧自身的內在運作。

結語

小滿不是全滿,它象徵著剛好的節制與即將成熟的可能。我們不必事事都做到滿分,才算有價值。有時,適時地休息、緩慢地生長,反而是最貼近自己節奏的養生之道。

在這個陽氣逐漸上升的時節裡,不妨讓精油成為你日常生活的支撐——不為追求完美,而是為了找回自己的節奏與元氣。

精油為健康自主管理方式之一,不可取代醫療,不等於醫師診斷、治療,不能取代正規醫療協助。 
精油的用途是在於幫助身體的自然防禦及內部平衡,不等同於治療。

  1. 歲月靜好》,蔣勳著,時報出版 ↩︎
  2. 流轉,大地永不失約的節氣更迭》,狄赫丹著,崧燁文化 ↩︎

一起在節氣路上前行

訂閱一月兩封的電子報,與你聊聊生活。
或加入 LINE,接收最新文章通知。

加入好友